首頁 > 情報專欄 >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記錄每位設計人的真實表情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記錄每位設計人的真實表情

吳佳容 / 煒創藝術多媒體

攝影工作者,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畢。對人物及空間攝影、家鄉南投事務保持關注,2016年參與見學館企劃,負責視覺構成及設計,共同獲得日本優良設計獎(GD Award)。

跟隨著畫面主角情緒的節奏拍照就對了!

對自己而言,要抓住攝影韻律感是很重要的準備工作,所謂「韻律感」是指被拍者情緒、現場氣氛、環境聲音、攝影者心情等等,都會呈現在畫面裡,讓觀看者真切感受到照片所擁有的溫度。

今年開始執行見學館的「圖書交流勸募計畫」,見證了許多建築設計人的熱情和勇氣!也有幸能為這一些訪談進行影像記錄。為了讓受訪者熟悉攝影師並給予信任感,讓對方習慣自己的存在,我總是先靜下心來開始學著觀察。觀察環境、對方遞名片時的神情,以及採訪過程中高低起伏的談吐情緒,觀察他們慣用的肢體語言,以及適合的拍攝角度。有時採訪現場會出現不少意料外的插曲,例如工作室的貓或狗,他們不但仍有效緩和現場的氣氛,也成為拍攝時最佳的音景(Soundscape)。

每一場拍攝都是最佳的學習,感謝每位受訪者給我這麼好的對待。

▲「僕人建築空間整合」李靜敏設計師,設計以自然、人文、藝術、平民化為依歸,好閱讀、書法、茶道、旅行,闢建襲園美術館推廣多元生活藝術。

▲「僕人建築空間整合」的用餐時間,在貫穿四層樓的龍骨樓梯聽聞料理的香氣與聲響,就像在家裡吃到媽媽用感情入菜的好味道。

▲非常認真準備資料的魏子鈞建築師,他的個性和作品一樣總是充滿活力。

▲迴廊是魏子鈞女兒「麵麵」的運動操場,這麼可愛的小朋友讓我不禁多拍了許多鏡頭,意外成為採訪時的主角。

▲日作設計團隊強調生活本質,他們的表情也和作品一樣自然生動。

▲曾柏庭建築師的口條非常流利,他的分享也很有邏輯性,讓我也不禁做了筆記。

▲林祺錦建築師分享他的建築見學之旅,讓我們彷彿跟著到了斯里蘭卡一窺大師的作品。

▲喜愛軍事品蒐集的王柏仁建築師,把他的建築模型變成盾牌,成為拍照時的絕佳道具。

▲王柏仁建築師的四隻愛犬,個性活潑但深知分寸,即使在大型模型中入鏡,也小心翼翼怕踏壞了主人的大作。

▲「自然洋行」的愛麗絲,即使打瞌睡也要站在筆電上凝聽採訪,表情讓所有人都不禁莞爾一笑。

▲「自然洋行」的曾志偉建築師以及緁能國際的兩位型男,不約而同的髮髻造型令我們印象深刻。

【撰文:吳佳容 / 資料來源:吳佳容、蔡舒湉、蔣佳妤 】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無垢木》「菲沙河畔的天然儲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