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宇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共生的終棲之家,簡祺珅的被動式木構設計
車子從國道轉入110縣道,然後在桃40鄉道裡蜿蜒而行,觀音埤塘所形成的零散農舍住宅,讓我們憶起去年日本見學行程路經富山砺波「散居村」的自駕遍遊。
見學館編輯團隊特別邀請「品楨設計」陳膺信總監前來桃園觀音參與見學,一同採訪「深宇建築師事務所」簡祺珅的自宅兼事務所。從鄉道望見「簡舍」,佔地面積263平方米的木造二階建物,建築量體看起來不是特別顯眼,這是設計者刻意削弱的結果。簡祺珅建築師藉由低調順應的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減少對周圍環境的衝擊,期許這個為父母打造的退休終棲之所,能與土地及自然和諧共生。
「 小學三年級之後從日本回到中壢,之後一直住在鋼筋水泥的房子裡,冬天很冷夏天又很熱,加上舊建築漏水和壁癌的問題很令人厭倦,讓我很經常生病。於是身為建築人我開始思考,木造建築在台灣實現的可能性,加上父母也想退休後能親近土地從事自然農法,於是我們決定搬到鄉下來,實現樂活生活的理想。」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的簡祺珅,國小階段曾在東京都三鷹市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於當時居住的木造建築與生活方式,一直留下深刻印象。簡祺珅建築師憶起「三鷹市立羽沢小学校」的校園環境和通學路,對比現今Google地圖所拍攝的實景,河堤周邊、學校裡的菜圃和住所旁的竹林,多年後都仍然是舊時模樣,這段美好生活的場景印象,以及後續工作和澳洲遊學的經歷,影響了簡祺珅對於環境意識的養成,也成為打造自家「簡舍」的堅持。
▲品楨設計陳膺信總監(左)於施工階段曾前來見學,對於「簡舍」的設計與施作細節,與簡祺珅建築師(右)有不少討論。
▲見學館和品楨設計團隊,對於「簡舍」善用古老智慧並親近自然的設計,都感到佩服不已。
晒穀場精神的樂活型態
(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基地位於桃園市觀音區,緩梯田南高北低的中段,東北風強勁。將主要的生活中心—西露臺配置於基地中心,猶如傳統合院前的晒穀場,與餐廳、廚房及資材區結合,期待多樣的農事、家事與聚會活動發生。向東配置建築物除了阻擋東北季風外,從道路側的視線也適度遮斷,以避免私密生活遭到窺探。向西規畫果菜園,並確保景觀自主。
從道路側進入「簡舍」基地,停車場和庭院為刻意後退的建物提供良好遮蔽,建築物面東的黑色鍍鋁鋅鋼板外牆,適度阻擋東北季風進入,其餘外壁則是使用美西側柏,維持與結構相同素材的一致性。建物一階西側是規劃了露臺、餐廳、廚房及農事附屬空間,東側則是客廳和臥室,整棟建物以2X4工法木作結構打造,高開放性無剪力牆的餐廳空間,則是利用鋼構支撐且向外延伸與露台菜園連結,創造從農田到餐桌的美好生活意象。
由於這片土地的地目是農地,依照現行法規的要求,90%的面積必須農用,只有10%可以興建農舍。從規劃建造到完工使用階段,簡祺珅都希望不要給土地帶來太大負擔,簡家以自然農法種植的有機蔬果,僅供家族成員自用,打造貼近土地生活的樂活型態。
▲建物一階西側的露臺,與餐廳、廚房及農事附屬空間相連結,巧妙遮擋了道路側視線,是個保有隱私且極度自由開放的私領域空間。
▲以花旗松為主要材料,整棟建物以2X4工法木作結構打造,可以說是極佳的木建築教材範例。(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高開放性無剪力牆的餐廳空間,則是利用鋼構支撐且向外延伸,營造高開放性的視野。(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選擇木構建築的理由,終棲之家的美好實踐
「即使要搬到鄉間過退休生活,但捨棄成熟和相對廉價的混凝土建築不蓋,非得以木結構打造自家居所的理由,究竟是為了什麼?」
對於這樣的疑問,簡祺珅建築師緩緩地陳述,除了提及國小時的居住經驗,還有身為建築人自我省視的議題。「以台灣統計資料顯示,鋼筋混凝土的耐用年限,大約是35年的使用歷程,因為台灣有地震和颱風等問題,房屋到最後通常會有龜裂和漏水受潮的情況。混凝土這個材料是化學變化來的,它原本是鹼性的,利用這性質來保護鋼筋,但隨著混凝土接觸空氣而逐漸轉為中性化,每10年會中性化1公分,通常混凝土保護層是3公分,這表示30年後它會失去鹼性,造成鋼筋開始鏽蝕。但木構是乾式構造,如果外牆潮濕腐壞只要替換外壁就好,而結構依舊是透過防水層和空氣層隔絕,始終保持乾燥,這是為何木建築能維持上千年的原因。我們從建物的生命週期來看造價成本,即使木構建築一開始的造價稍高,但使用年限遠超過RC建物,且居住過程既舒適又通風,完全適合我們做為終棲之家的選擇,也能代代傳承下去。」
這個完全以「終棲之家」設想的建築,一階室內高度以8尺合板長度為最經濟高度,但對於客廳的長寬尺度會顯得天花板有壓迫感,因此客廳採取下凹形式的半開放空間,能全部開展的面南外窗,讓陽台和庭院成為家族聚會的另一個舞台,溫暖和煦的自然光經過遮陽板適度灑入屋內,和面向玄關的垂直光庭,為住家營造明亮快適的場域環境,帶來愉悅的生活氛圍。
從緊貼著牆壁的黃檜木製樓梯步上二階,樓上西側有兩間獨立的客房與工作室,東側則是讀書室,以及可利用拉門區隔出個室型態的彈性空間,這是因應未來可能增加居住人口的考慮。壁面和地板都使用結構用的合板原貌,或簡單塗佈健康漆面或蠟油,維持整體空間的直樸與簡約。
▲將前方的玻璃門片收納至一側,讓陽台成為客廳的延伸空間,彷彿日式住宅的緣側。
▲客廳採取下凹形式的半開放空間,希望維持地面到天花板兩米四的最大高度。
▲貼著壁面的樓梯,刻意維持穿透性,讓自然光與風能從二階往一階流動。
▲框組壁式工法可以減少梁柱的數量,但開窗上相對不自由,取其優點可創造宛如木箱般的收納空間。
高達10倍的斷熱效果,自然風通道的營造
(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簡祺珅建築師表示,當初決定利用框組壁式工法(2X4工法) ,而非傳統梁柱式工法來建造,其實是因為考慮台灣地震較頻繁,所以選擇較穩固的形式, 但因此在開窗的自由度上就相對受限,於是整棟建築藉由多個露台與開口,創造更加通風的效果,夏日是非常涼爽的。
「木造建築本身的斷熱效果,是混凝土材料的10倍,我們將熱能阻隔在外部降低傳導,再藉由捲簾遮陽,也規劃在建物附近和西側果園周圍遍植落羽松,豎起抑制輻射和西曬的防線,隨著植物將來日漸成長,簡宅也將有更富變化的四季環境。」簡祺珅補充說。
簡祺珅建築師同時把傳統木建築結構所孕育的生活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掀開一階衛浴空間外的木地板,宛如機關屋的樓地板下方有著相當寬廣的空間,由於木建築材料本身良好的斷熱效能,使得這個深度達140公分的地下倉庫,能始終維持在相對涼爽的溫度環境,如果安裝可開關循環的換氣設備,這個特殊的空氣層將成為「簡舍」冬暖夏涼的秘密武器。
▲透過染黑和刷綠,搭配藝術畫作和古董家具,樸實的合板空間也能呈現不同韻味。
▲事務所的擺設也相當簡單,同樣營造輕鬆寫意的生活感,完全反映出簡祺珅建築師的個性。
▲夜晚的中露台是最佳的乘涼處所,在月光下洗滌身心,和晚風一同歇息。(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被動式設計住宅的最佳例證
從求學時期到工作就職,甚至海外遊學階段,都讓簡祺珅更加堅定相信人與土地的和諧性,他認為建築應該是要配合環境氣候去打造的,應當轉化基地環境的優勢為我們所用,無法用大自然解決的才以主動式設計來補強,「簡舍」本身即是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的最佳例證,堅持用從土地生長出來的材料蓋房子。
「所謂綠建築,就是要重新找回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用對大自然最友善的態度,從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畫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的生命週期中,消耗最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
簡祺珅建築師花了非常多時間鑽研RC建築的問題,也想透過自我實踐,在台灣找出可行的木構建築型態,與其說是信仰者,我們發現他更像是綠建築傳道士。「簡舍」在施工期間多次開放見學機會,讓更多人理解木造建築的施工細節,完工後也不斷有團體前來參觀,簡祺珅也在現場進行導覽解說,帶領大家重新認識與自然共生的真諦。
▲宛如綠建築傳道士,簡祺珅把自宅當成最佳的教室,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理解木構建築的古老智慧。(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二階的外露台是另一個良好的聚會場所,也是低光害觀星的好所在。
▲晴天的光庭為空間帶來明亮的自然光,雨天的光庭讓室內的空氣跟著被洗滌,這也是和自然共生的智慧。
與自然共生,蝙蝠回來了
我們發現「簡舍」內外植物都生長得極為良好,由於在構築時設製了多個通氣口,讓每個居室都有新鮮外氣引入,室內總是高度有氧。這些植栽對於空氣淨化確實相當具有功效,但我們平時擔憂類似環境會引來大量蚊蟲的現象,這裡居然不會發生,我們感到非常好奇。對此,簡祺珅建築師露出神秘的微笑說「是蝙蝠」。
由於傳統屋簷有木造的縫隙,利於蝙蝠居住及繁殖。然而近幾十年來,鋼筋水泥取代原來的老房子,使得居住在人群中的蝙蝠數量逐年銳減。而簡舍就是一個巨型蝙蝠屋,木質外牆正適合給牠們作為新家。在樹叢中也偶有發現鳥類築巢的身影,夏夜有螢火蟲的蹤跡。
一般人想到蝙蝠,會聯想到夜晚出沒的怪物,但其實蝙蝠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上的福氣象徵,協助農民控制病蟲害,對人類貢獻良多。每隻蝙蝠平均每天要吃掉一千隻蚊蟲,有助於減少病媒蚊傳播,讓簡家不需要利用化學藥劑除蟲。因此不少民間組織曾特地教導都會區民眾,如何在自家附近設置簡易的「蝙蝠屋」招引蝙蝠入住,而「簡舍」建築外牆的木造縫隙,著實巧妙地為他們帶來福份,簡祺珅表示這也是古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美好的生活其實容易滿足,有個安靜聚會的角落和宜人的風景,其實就足夠了。
▲簡祺珅建築師與父母在寬闊的天空下生活,簡單的務農是退休生活的快樂活動。(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落日餘暉中的戶外晚餐,與親友團聚一同分享的快樂,最是幸福。(圖片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採訪過程,簡爸爸和簡媽媽也和我們分享在此居住的心得,從原本的都市生活回到鄉下,每日適時的勞動而體驗自然農法,把家庭農園的有機蔬果端上餐桌,或利用古老智慧醃製保存食物和製作酵素,舒適居住和生活的快樂笑容,不斷地洋溢在他們的臉龐,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樂活生活的幸福模樣。
「品楨設計」陳膺信的見學觀察
陳膺信總監在「簡舍」最初建造階段就來過,他憶起當初工地現況的泥濘,周圍地貌變成現在鬱鬱蔥蔥的模樣,可以想見簡家在遍植綠意上的用心。「從外玄關進入到庭院,我們觀察到五彩千年木、馬纓丹、七里香還有遠處的落羽松,多種植物同時在空間內外,除了豐富視覺外還有淨化空氣的優點,簡建築師在綠化工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鏡的地方。」
採訪過程中陳膺信總監不斷和同來見學的「品楨設計」團隊討論,針對被動式設計的細節以及「簡舍」與自然共生的處理手法, 列入見學筆記內。「我們很多業主都很喜歡陽台或露台空間,過去很多人選擇陽台外推的作法,但隨著法令的嚴格執行這情形已經日益減少。大家思考的是如何在都市叢林裡透過陽台這個空間與自然為伍,藉由植栽綠意去吸引鳥類昆蟲,甚至創造半戶外的空間,簡家與蝙蝠良好互動的共容模式,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難想像的事,但卻是祖宗們幾百年累積的生活智慧,還有簡媽媽手工製作的天然酵素,都讓我們真的受益匪淺。」
透過這次採訪,也讓陳膺信更理解木構造建築的優點,但面臨現行法令關於結構計算和防火要求的問題,他也覺得台灣社會應該開始省思建築法規的全面性問題。「以目前的建築法令來說,幾乎是全面偏向RC建築的,我們的社會一直在檢討花蓮水泥開挖的環境問題,卻不思考如何為木構建築找出良好出路,看到簡建築師等幾位有勇氣的建築人辛苦地單打獨鬥,我們對木造建築的教育認知,實在需要更加全面化,都市叢林的居住環境才可能發生變化。」
陳膺信總監最後補充,前來「簡舍」見學給他的收穫除了建築空間外,簡祺珅建築師父母對於小孩的教育方式,也很值得大家借鏡。簡祺珅建築師畢業後到澳洲打工遊學,甚至因為興趣擔任攝影師的經歷,都給了他豐富的人生體驗與觀察,讓他能夠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價值,勇敢挑戰不同形式的建築領域。簡爸爸和簡媽媽充分尊重自己的小孩,共同參與這個夢想的實現,這樣的支持與信任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深,深思熟慮;宇,上下四方。深入探究建築空間的本質,應始於對土地的敬意,對萬物生命的珍惜。設計操作上試圖重新找回人與自然的連結,喚醒五感,在生活中能輕易感知四季更迭,與萬物共生。並持續探討當前最迫切的氣候變遷議題,運用適合台灣氣候的被動式綠建築技術,在建築物生命周期中的使用階段減少能源消耗;為了在生產製造階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拆除廢棄階段減少廢棄物量,深宇更致力於固碳木造建築之研究及推廣,以成熟技術克服國人對木造建築的刻板疑慮,取代高耗能高污染的RC建築,以達到居者身心健康、地球環境永續的目標。
https://www.facebook.com/ArchitectsUncharted/
品楨設計
「品楨設計」的作品注重將自然元素帶入空間,希望將居家打造成聯想生態、適合居住的生活場域。陳膺信總監在闡揚鍾情的自然風格設計同時,也重視注入個人的差異化詮釋,領導設計團隊細膩攫取大自然的百變風情,並從建築延伸至室內設計,隨著時間的推展與多種元素激盪融合,創造出與原本定義有些微差異、卻更貼近人性的舒壓環境。
電話:02-2702-546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3巷15號2樓
官網:pjdesign.tw
Facebook:品楨設計 PJ Interior Design、純粹良域
【撰文:Chris Hsu/攝影:吳佳容 /資料提供:深宇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