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日本建築「弱」旅行(下)

日本建築「弱」旅行(下)

創新是危險的,故步自封又恐一不小心就被時代吞沒。

這樣說吧~倘若你想和光同塵過日子,當然可以,只不過可能得離群索居才有與自然完全和諧的可能;若是生活在一般團體、社會、國家、世界中,人們必得隨著科技革新、國家政策、文化習俗等「潮流」推動,潛移默化或主動調整自己的居住型態、生產消費模式,甚至是思考價值體系。

《比格達建築世界》負責人王增榮在上篇拋出議題──思考模式能否不直接模仿,而是加以轉化,創造出聯想性?《日本建築「弱」旅行,重見黑暗之光》下篇我們要繼續探討這層彈性轉化,並且從「傳統/現代」,過渡到「生/死」與「出世/入世」。

火葬場也能變景點?伊東豐雄‧瞑想之森

●《綠‧建築家》找伊東豐雄

死亡話題一直被視為禁忌,人們恐懼看喪葬畫面,不想談身後事,不敢假設珍愛的人或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世間。好像只要逃避面對,死亡就不會發生似的。

日本人不這麼想,日本人說生命要像sakura,死,要死得激昂榮譽。在大體火化後,日本人以骨灰舉辦寧靜、乾淨的葬禮追思,讓過世的人化作微塵輕煙回歸大地。這個概念不只表現在日本喪葬禮儀,在現代化建築中也被伊東豐雄、槙文彥等建築大師加以轉化,以建築語彙表現文化內涵。

《玳爾設計》總監朱志峰設計師提出伊東豐雄(1941~)的「瞑想之森市營火葬場」(參考報導:《日本建築Case Studies》物件擁有的力量 - 當語言不被需要的時刻》),表示先被「瞑想之森」的外型所吸引──「柱子到哪了?」

▲伊東豐雄‧瞑想之森。(via)

「瞑想之森」市營火葬場無分宗教,大體送進來做過簡單儀式後即進行火化儀式,家屬坐在等候室,室內不能點蠟燭,也不點燈,建築採光透過白色不均勻的屋頂投射,與一旁湖泊相互對映,沿著屋頂弧度與亭子與空間泛出的光都是地上反射的光源。

▲王增榮表示,理性的伊東豐雄知道運用柔軟、有可塑性的混凝土與光影變化為建築帶來感性。 (via)

▲「瞑想之森」的喇叭筒結構有助承受屋頂壓力,但內部沒有柱子,立面運用玻璃隔起空間。

▲建築最吸睛之處莫過於波浪起伏、用混凝土做的薄殼屋頂,此設計有助導引雨水往下走。王增榮提醒,日本因氣候較乾燥,灰塵較少,使用較強的奈米漆可防沾黏,但台灣水氣重,灰塵容易結塊。

▲建築內部天花板、地板、各轉角收邊皆盡量圓順淡化的主色調為淺黃色大理石,在休息室則用暗紅色稍微將民眾情緒拉起,平衡氛圍,安定思緒。(via)

▲火葬場後方是小山,遠遠看這道風景,像不像火化後剩的一縷青煙?像不像騰在虛空的山嵐呢?

王增榮再舉伊東豐雄設計的「台大社科院圖書館」為例(參考報導:《台大社科院-與自然共生的戶外圖書館》),位在草地上的圓圈結構,隨日光推移在每個圓弧與圓弧之間散置光影,傳達出的不同情境,或表現在密樹林裡讀書、或在煙雲裡,或不露天光,再次呈現與自然和諧的初衷。

又如槙文彥(1928~)設計的日本大分縣中津市《風之丘葬齋場》,齋場位於郊區綠地,連接計劃中的都市公園,致力將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將喪葬經營得肅穆自然。

▲槙文彥‧風之丘葬齋場。(via)

王增榮表示,把死亡看得很輕,沒有那麼沉重,大概只有日本人可以接受。一般人面對死亡都很難克制強烈的情緒,但在瞑想之森、風之丘,空間自然、不吵鬧(一次只有一組人辦事),彷彿跟死者最後慎重的告別之後,仍舊後會有期,火葬場的觀念和感受轉化為莊嚴平和。

體驗南柯一夢,谷口吉生‧鈴木大拙館

最後,我們來體驗滾滾紅塵與南柯一夢──建築師谷口吉生(1937~)設計的「鈴木大拙館」。

鈴木大拙(1870~1966)有「世界禪者」之譽,他是20世紀初期的重要禪學家,有多本以禪、中國古代哲學、佛教與基督教主題之著作。

王增榮解釋,早期西方迷戀東方文化,如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1890年在日本建設「東京帝國飯店」,當時有人送他一本譯書,1940年當萊特遭遇創作瓶頸時,無意間翻到老子哲學,體悟容器能裝水是因為形狀,而不是空間的能量,以手盛水就算會漏,還是可以發揮「盛」的機能。之後萊特的建築不斷表現出哲學式空靈思維,一種很內向的禪,萊特相信建築設計應該達到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達成「有機建築」。

出生建築世家、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谷口吉生,他的建築不僅表現傳統文化高品味,同時非常現代!

▲谷口吉生‧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降低的屋簷將開口壓低,巧妙地讓人聯想日本傳統時代劇,不妨礙活動,又能表現出現代主義簡潔之風。(參考文章:《谷口吉生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via)

▲谷口吉生‧鈴木大拙館。(via)

「鈴木大拙館」展覽哲學家的著作、畫作,數量不多,但整體空間表現出心路歷程,王增榮讚嘆「建築本身形狀超越機能」。

其入口是一條長長的廊道,燈源安排在底部,一路走到底出現鈴木大拙照片,彷彿出現核心,趨除物質,剩下心靈層面以進入哲學家的世界。接著一轉進入書房,猶如進到哲學家腦裡,一旁開窗可覷見枯山水庭園,再一轉彎大大展開明亮遼闊的天地,大自然倒影在池面,池又是洗滌塵囂俗慮的心境之池,什麼事情都不再重要。

紀念館不大,入口空間被壓得很緊,幾乎擠進事物核心,就像一只瓶子。從黑暗封閉,到半封閉的曖昧微光,到開放敞亮,前進過程中,你得自己面對孤獨,然後有柳暗花明,然後有世外桃源。彷彿從內心走了一遭人世冷暖。紀念館以黑灰白為主色調,進入後色即是空,五顏六色合起來就是灰色,你要如何看出灰裡的內涵?

王增榮強調,建築師是空間魔術師,除了滿足實質活動機能,做出的空間裝置也要符合心靈需求。「再繞出去就走到街道了,一出來就回到『人間』,但真的能回到『人間』嗎?」出世後再度入世,令人聯想禪宗「人生三境」: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日本人建築創意的超級想像

●《綠‧建築家》找妹島和世

●《綠‧建築家》找西澤立衛

●《綠‧建築家》找青木淳

與談最後,王增榮老師高譽日本人「美術館」的建築創意領先全世界,推荐建築師如以一系列LV店面設計及青森縣立美術館揚名國際的青木淳(1956~);妹島和世(1956~)與西澤立衛(1966~)合組的SANAA建築事務所作品(參考報導:《羅浮宮朗斯分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及把每個島都做為一個展間的瀨戶内國際藝術祭(Setouchi Triennale),這些概念不斷打破世人對傳統美術館建築的想像,溝通人、建築物、展品、空間等各元素的和諧關係。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金澤21世紀美術館(via)

王增榮創辦的《比格達建築世界》,旨在透過帶團旅行藝術策展模式進行「行動講堂」,鼓勵大家在建築現場親自體驗,兩大對象分別是未來建築業的業主,希望他們對設計師有更多的信任、對建築有更多想像空間;另一方面,則希望建築設計師能在他的講解與說明之下,對自己的要求不斷提高!十足展現藝術家與夢想家的魄力與熱情。

日本劇作家──井上廈(井上ひさし)說過:「讓困難的事物變得簡單,讓簡單的事物變有深度,讓有深度的事物變有趣。」

當年齡增長,生活不斷面臨挑戰的時候,勇敢嘗試變化,用更自然真誠、更有趣、更彈性的「弱」去做創作,必能在轉角發現別有洞天的寬闊與光芒。

物質將朽,意志不滅!加油了大家!

※日本建築「弱」旅行,重見黑暗之光─建築講師王增榮X室內設計師朱志峰 跨界訪談(上)

建築講師、策展人-王增榮

FB:比格達建築世界

《玳爾設計》總監-朱志峰

FB:日式空間設計觀察

【撰文:蔡舒湉Lakeisha/攝影:黃聖雯Poppy/圖片協力:朱志峰】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三口之家,溫馨萬歲
極.經典Hyper Classic》玩設計★八月系列專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