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路力家器具》獲旭川家具獎肯定的台灣設計,講求結構流線的職人工藝

路力家器具》獲旭川家具獎肯定的台灣設計,講求結構流線的職人工藝

2017八月,「路力家器具」為他們的第一張椅子「燕椅 Hirundo」集資,早鳥五十張燕椅三小時售罄,七小時內順利達標50萬,四天募資金額達100萬,目前累積將近270萬,完成度突破500%。這樣的成績來自一間只有兩人的設計公司,創辦人是兩位七年級生,2014年在北投巷弄裡的老式平房築夢,今年為了更靠近產業鏈搬遷至臺中,見學館有幸採訪創辦人陳奕夫與許家毓,並邀請室內設計師們共同參與,了解木工家具的工藝價值與產業現況。

臺灣工藝,翻轉與重生

臺灣有許多百年工藝正被現代人遺忘,僅有少數人堅持著、持續找尋重生轉型的契機,往前邁進。

「臺灣工藝,翻轉與重生」,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針對國內工藝職人與品牌展開採訪,並邀請空間設計職人共同見學交流,透過此項計劃,讓更多設計者、消費者認識工藝之美、運用於現代生活的新可能,以及觸發居家設計產業的永續價值。

▲創辦人陳奕夫與許家毓,兩人從2014年攜手創業,陳奕夫設計並執行產品製作,許家毓規劃品牌行銷,合作無間在網路上闖出一片天。

▲見學館編輯團隊與策劃工藝出版企劃的設計師南下台中拜訪路力家器具,右起「境庭設計」總監周靖雅、「博森設計」總監潘龍、「CONCEPT北歐建築」留郁琪、「路力家器具」陳奕夫與許家毓、「杰瑪設計」總監游杰騰,共同合影。

用家具,讓世界看見臺灣

如果在臺灣的家具工廠裡,製作的都是滿滿的臺灣原創設計家具,會是多麼驕傲的事情啊!

陳奕夫回憶道,過去海外旅行時總能看見外國百姓家裡總有幾樣家具是雜誌中會出現的「名牌設計家具」,當時覺得既驚訝又諷刺,這些設計品在他們生活中顯然是極為平常,使用本地出品、設計與質感兼具的家器具,對他們來說,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

那麼臺灣呢?

「一開始做路力,我們只是抱著『臺灣也要有自己的家具』這樣單純的理念!」許家毓說,2014年創業的動力來自參訪丹麥「PP Møbler」後的衝擊與震撼,那時候陳奕夫已做出「Y系列」的桌椅,一年間他們參展也接收許多回饋,只是自創品牌的想法仍在沈潛中,「木作師傅的匠人精神深深打動我們,日復一日地做著同一件事,仍舊保有高度熱情,做家具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碰巧有朋友要結束木作工作室,兩人決定承接下來,踏上創業之路。

陳奕夫之前是工業設計師,設計在商業環境下,訴求成本跟快速,不能夠仔細斟酌,緊湊節奏擰榨生活,令他嚮往回到單純專注的狀態,木工之旅是個契機,讓他藉由手作轉換壓力並獲得成就,在「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邊做邊學的日子,是他的出口,養成興趣也習得基本功。

Y系列作品是路力的第一批設計,最大特色在於曲木構造,裂了又合的形象來自竹子的觀察,從竹分歧處的線條延伸設計意象,結合「曲木」製作工法,發展出一系列長桌、椅凳、置物架、矮桌、休閒椅。路力的設計著重結構重組,特別是將傳統的技術重新排列組合,尊重傳統技法同時針對木材質的結構性做變化,達到家具該有的結構強度,形體亦可跟現代家居生活契合。

最初路力以工房型態自己製作家具,陳奕夫肩扛產品設計與執行,許家毓協力設計企劃同時負責品牌行銷,兩個人要手製木工家具同時開發新產品,有段時間差點被無力感擊倒,但很快兩人調整腳步,從品牌出發,透過參展推廣品牌,從文博會到法蘭克福消費品展,並積極觸發產品延伸,像是參與HOME HOTEL DA-AN「與設計共眠」計畫,讓路力家器具成為飯店客房陳設家具;更透過好樣VVG採購進軍台中國家歌劇院,成為國際建築裡的一份子。

▲除了參加在地知名的展覽如臺灣文博會,路力也前往海外吸取能量,像是德國法蘭克福消費品展、韓國首爾home - table deco fair Seoul。圖為宜蘭臺灣設計展的佈展畫面。

▲路力與HOME HOTEL DA-AN品牌合作,讓臺灣設計有機會被更多旅客看見。

▲路力家器具因為VVG好樣的家具採購,成為台中國家歌劇院的角落風景。

燕椅,獲IFDA旭川國際家具設計大賽肯定

我們期待一起讓家具產業更好,首先就要守護「臺灣製造」。

「但是路力這麼小的公司,要怎麼證明,自己的設計是好的,至少先把燕椅的圖稿丟到世界級的家具大賽試試。」陳奕夫說,「 IFDA旭川國際家具設計大賽」是日本知名的國際家具設計競賽,三年一度、已有27年歷史,每一屆僅取總件數的前 3% 進入決賽。燕椅從全世界 683 件作品中,成為最終 25 位的入選者,獲得第10屆的得獎者。

前往旭川領獎時,不只觀摩各國設計者的入選作品,也參訪旭川的家具製作工廠,深入理解產業發展現況,「旭川是匯聚優異木工工匠的家具城鎮,透過國際家具競賽吸引全球最新的設計,創造與國際設計師合作的機會,同時磨練家具職人的技術,與時俱進,持續讓自己進步。」

路力將設計圖帶回臺灣,走遍臺灣工廠、探訪可以合作的工匠師傅,甚至為了讓實木家具有更好的製作條件,特地搬到臺中。我們在悶熱的鐵皮工廠裡進行採訪,逐步理解木工家具在提供舒適溫暖的乘載背後,所經歷設計的翻攪與製造環境的艱辛。即便擁有獲獎的光環,兩位七年級依舊辛勤地往返製造工廠,與師傅們溝通製作,回到自己工廠繼續用雙手雕塑單椅的椅腿線條、打磨邊角曲線,確保每一道細節的圓潤與流暢。

▲路力家器具的燕椅入選第10屆「 IFDA旭川國際家具設計大賽」,與其他 24位的入選者共同登上榮耀舞台。

▲前往旭川領獎最大的收穫是當地工廠的見學,其中KITANOSUMAI SEKKEISHA(北の住まい設計社)是舊校舍改建成的木工工房,備料間乾淨有序,並且用完善的集塵設備保護校舍建築,維持良好的工作環境。

▲最終路力還是把設計圖帶回臺灣,拿著自己製作的樣品,與師傅來回討論、修改,確認每一個細結與角度,僅僅0.5公分的差異,成了是否舒適的關鍵,並反覆確認結構強度,確保這是一張耐用的椅子。

一把承載了臺灣基因的設計單椅

 

臺灣民間家具有一型高腳圓凳+靠背,俗稱孔雀椅。希望你能重新設計成較現代感者,如韋格納將英國傳統溫莎椅重設計成著名的 PP550孔雀椅。

會有燕椅,是一場師生的際遇,隱含著老師對學生的期許,「記得2015冬天,與『懷德居』林東陽老師聊到一張過去家家戶戶都有的老椅子,才發現老師口中說的『臺灣孔雀椅』,就是不久前從外婆老家帶回來的椅子。」陳奕夫輕描淡寫,但其實那是一批即將被丟掉的椅子,讓陳奕夫給搶救回來的。

陳奕夫邊說邊搬出那張老椅子,人們通稱它為「孔雀椅」或「福州椅」,出現在40年代左右的民間家庭,臺日洋混血風格,用料大幅減少、圓椅面、弧形椅腳,帶有中式風味的簡約穩重,也能夠輕易搬移。時至今日,老孔雀椅的比例厚重,座面偏小,不適合久坐,兩人經過一年多的細細琢磨,根據現代的技法重新設計結構,調整細節以適應各種生活情境,保留經典元素,加強現代感並提高耐用度,期待讓這張椅子走進更多新世代的生活裡。

陳奕夫說,重新詮釋老孔雀椅後的樣子,有更優雅、輕盈的線條,椅腦的形體很像廟宇的燕尾,椅腳的曲線好似燕子飛行的軌跡。燕子一直是吉祥的象徵,只會挑好的地方築巢,「小時候看燕子築巢的地方都是興旺的人家,我們希望燕椅就像是燕子般將好運帶入每個人的家中。」

▲陳奕夫現場拿出燕椅打樣向大家說明設計特點,貼背弧形椅背與座面微微的4度傾斜,可以讓人沒有壓力的往後靠;調整後的坐面高度43公分,能降低身體的高度,讓大腿放鬆,腳底安心碰觸地面。

群眾集資,突破困境實現夢想

許家毓說,決定將家具募資,是路力這一年最重要的成長與轉變。雖然跟木工廠彼此有吳越同舟的情感,但路力也面臨很現實的考驗,「工廠有他們的機器、人力成本,必須要有一定的量才會接單製作,一張木家具的製成又需要各種技術協力、經歷許多廠房加工才能完成。」因此每一批的製造數量一直是他們跟工廠的拔河賽,除此之外還得面對材積運送問題、成本結構不良、量產經驗不足等問題,所幸路力在網路世界找到出路,透過線上募資取得一定的製造量,解決工廠接單問題,也同步行銷品牌產品。

聊到未來目標,陳奕夫跟許家毓都有共識,未來路力的產品是要走向可量化、規格化的「商品」,是可以讓大眾擁有的家具而非少量珍藏的藝術品。即使走向量產,陳奕夫也堅持每一樣產品要自己完成作品打樣以及小批量生產,只有當你設身處地理解製造方式,展現出可行性才能說服匠師或廠方。

▲許家毓特別提到,此次燕椅集資特意加入長桌,提供一桌四椅的選擇,仍然會有人整組購買,表示「Taiwan Design,Made in Taiwan」是有市場的,只是要靠行銷與曝光找到這些願意支持的人。

離開前我們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叫「路力」?許家毓告訴我們,「路力」取自於台語的「Lo Lat」,是臺灣老一輩人對彼此付出的勞力訴說「謝謝」的問候,他們與隱身臺灣各地的工匠師傅們合作,以感謝的心情讓彼此的努力被看到。從即將駛離的車窗看向站在廠房門口揮手的陳奕夫跟許家毓,一位彰化人、一位台北人,離開他們熟悉的環境,以台中為家,年底又得再次遷廠,現在正在四處尋找新的廠房地點。這兩人的木工之旅,途中總是有各種挑戰,有挫敗有驚喜,但仍持續努力著,用路力的話來說,「也許這就是做喜歡的事情的感覺吧。」

見學觀察家:「CONCEPT北歐建築」留郁琪分享

留郁琪曾經投入家具設計,所以格外佩服路力的勇氣,「路力家器具的價格其實跟部分海外品牌的價格相差不遠,他們對自己的設計跟品質做工是有信心的,一張木製家具產出不易,量少工廠不做、量多工房無法負荷,募資平台的做法提供很好的解決途徑,可以有更多籌碼跟廠方談。」留郁琪分享她的經驗。

交流的過程了解到,陳奕夫在設計一件作品前,習慣先蒐集資料,了解前人對此類產品的作法,再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經驗與做法來完成,這應證賈伯斯曾經告訴一位記者的一句話:「創造力就是將事物連結起來的能力。」所謂創新,是建立在既有事物的觀察上。留郁琪也觀察到,路力家具的結構性非常強,尤其Y系列長桌,桌腳的「雙頭方榫」結構是這張桌子能夠俐落有型又兼具穩固性的關鍵之一。而路力的家具木材多為白山毛櫸、硬楓木等淺色商用木材,後期開始嘗試胡桃木、梣木等材料,以進口為主,留郁琪認為,也許嘗試使用臺灣生產的木材,會是另一種選擇,共同提升臺灣木產業的正向循環。

▲留郁琪特別關注Y系列的椅凳,曲木支撐結構成為椅面的造型,空心處還可以當把手,「設計面跟實用面結合這點很令人欣賞,如同北歐人的精神,每一條線都是有意義的。」

▲陳奕夫特別拿出Y系列椅凳的結構支架跟我們解說,只有三支落地椅腳的大膽設計,利用曲木連結產生結構支撐的強度,少了一隻腳還能一樣穩固,同時保有簡潔輕巧的外觀。

▲設計師們在採訪當天已對路力的家具有無限的運用想像,在廠房外的鄉野道路上討論起不同高度椅凳優點。

路力家器具 Lo Lat Furniture & Objects

路力家器具,致力於找回生活當中理所當然的細節。從2014年開始,手工製作一件一件家具,親手處理每一吋細節,小心翼翼照顧實木的本質美好。路力取自於台語的「Lo Lat」,是臺灣老一輩人對彼此付出的勞力訴說「謝謝」的問候。在臺灣,其實有許多藏匿於巷弄間的工匠師傅們,擁有一身好技藝,而Lo Lat - 想找到這些工匠師傅們一起努力並說聲:Lo Lat!相互合作做出品質優異的臺灣家具。

官網:https://www.lolat.co/

粉絲團:路力家器具 Lo Lat Furniture & Objects

https://www.facebook.com/lolatfo/

CONCEPT北歐建築

改變,是北歐建築的初衷;讓空間反璞歸真,是北歐建築的目的。「CONCEPT北歐建築」追求簡單、隨性、不追求富麗堂皇的設計,不論是建築或是居家空間,北歐人的住宅,總能讓人從根源處感受到貼近自然、人性、質樸的美好。北歐的居家設計,有許多經典、歷久不衰的作品,有追根究底的體貼設計,有富含生命力的色彩運用。

電話:02-27066026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32巷19號

Facebook:北歐風格館

官網:http://dna-concept-design.com

信箱:service@twcreative.net

部落格:concept2014.pixnet.net/blog

【撰文:柯霈婕/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路力家器具】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好室設計HAO Design》簡淨馴化粗獷,恰好的混搭日式工業風
境庭設計》互照心靈之光,宴客精品穿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