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談建築 > 江戶東京建築園》保存移居歷史建物,東京近郊的櫻花名所

江戶東京建築園》保存移居歷史建物,東京近郊的櫻花名所

從新宿搭乘JR中央線快速列車,抵達武藏小金井再轉乘公車後,約略30分鐘的路程來到「江戶東京建築園」,此行見學館編輯團隊是前來走訪東京移建保存的歷史建物。除了有數十棟上百年的歷史建物外,「江戶東京建築園」也是東京西郊的春季櫻花名所,可惜今年花期稍晚,我們無緣親見櫻花滿開的美景,但在開闊的小金井公園內散步,心情格外美麗。我們事先聯繫建築園申請採訪,館方特別安排由建築史博士米山勇研究員為我們現地導覽解說,並且請學藝員湯川說子女士介紹這個區域的相關背景。

「江戶東京建築園」位於小金井公園內,前身原本是「舊武藏野鄉土館」,展示武藏野地區的發展歷史與建築。東京都於1993年,在「舊武藏野鄉土館」的現址,規劃並建造占地面積約7公頃的江戶東京博物館分館「江戶東京建築園」。這個建築園的成立宗旨,在於移建、修復、保存展示在原址無法保存但極具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物,同時於建築物內展示生活民俗的資料等等,重現各個時代的生活與商業百態,將寶貴文化遺產傳承給下一代。

▲小金井公園裡的櫻花,是江戶時期奉命前來武藏野地區進行開發的川崎平右衛門,遵照德川幕府的命令所大量種植的。

▲2月7日到5月7日期間,「江戶東京建築園」正在舉辦「川崎平右衛門特別展」,透過文獻與講演會紀念這個對本地有功的開發者。

▲建築史博士米山勇研究員(中)為我們現地導覽解說,並請建築旅人團隊張恩誠建築師(左)、呂宗儒設計總監(右)參與提問,讓我們對於日本的常民建築有更深的認識。

關東大地震後的「看板建築」

整個建築園分為三個區域,西區和中央區是一些名人宅邸、公共建築和農家建物,在米山勇研究員的帶領下,我們選擇走訪參觀東區裡14間關於商販店鋪的常民建築,它們都是昭和初期到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建物。1923年(大正12年)因為發生關東大地震,許多建築物都倒塌了,這些建物部分是在地震後重新建造的。由於關東大地震時許多緊鄰的木造房屋,都因為互相波及而被大火燒毀,因此這個時期的新造建物在外觀上都具備一些特色,它們都會利用銅金屬或磁磚等素材貼附在外觀上,希望加強房屋的抗火性,同時也因為立面極為平面化,而被稱為「看板建築」。

以本區路口處的首間「丸二商店」來說,它跟日本傳統建築有屋簷延伸的形式明顯不同,外觀上看起來就是比較扁平形式的建物,可以說是偏向西方的洋式建築。米山勇博士說,因為地震後日本政府在建築物政策上,做了些許行政規劃,制定了《市街地建築物法》來嚴格審核建物的形式,尤其在新法規體系下,土地可利用的建造面積和以前相比,是更受到限制的,因此地主們在建造新屋時都想辦法要爭取最大面積,把建築蓋到最大最滿,放棄了傳統那種有屋簷形式的建築,因而產生這種極為平面化的建築立面。

與傳統形式帶有立體感的建物明顯不同,這類平面化的建築就好像商店的招牌一樣,因此被稱為「看板建築」。在建物彼此緊鄰,且只重視建築前方立面的觀感,這些店鋪往往就忽略兩側的外觀,因此在銅片包覆的裝飾上,也只進行正前方的立面。米山勇博士特別指出,有些銅板是利用釘子釘上去的,有些屋頂、牆面或門楣上的銅板,則在形狀上都不盡相同,有逐一貼齊的平面,也有彷彿魚鱗般的交錯形式,這是當時非常時尚流行的設計手法。

▲「建築旅人」呂宗儒設計總監,對於關東大地震後「看板建築」的形成與特徵,與米山勇博士有不少提問和對話。

▲原本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区的「丸二商店」,是一家銷售家庭用雜貨的「荒物屋」,建物正面以小片銅板做出的裝飾是它同時期建物的特徵,園方管理單位特別將它內部回復成1935年的模樣,陳列各種當時手作的生活雜貨。

▲1927年建造的「植村邸」,則是關東大地震後當年常民住宅的代表,建物前面也是以銅板覆蓋,建物形式與外觀都走向洋風,只有2階部分的室內維持和風的形式。

▲第一份工作也是從事歷史建物修復的「建築旅人」張恩誠建築師,對於工法細節和建物形式也有很深刻的觀察。

復古風情的營造,町屋形式的生活樣貌

1927年建造的「花市生花店」,原本是位在東京千代田区神田淡路町的歷史民家。米山勇博士說,「花市生花店」的外觀雖然是個典型昭和時期的「看板建築」,但民家本身卻是相當常見的町屋形式,多數的町家建築正面的寬度很窄,但是進入其中卻是深長的結構,因為具有這種特徵,町家被稱為「像鰻魚棲息處般的細長房屋」。町家前半部是做為買賣的店面,後方則是尋常住家,店鋪帳場和住家「奥の間」有著以「大阪格子」的建具,做為區隔空間的門片,這類建具通常是具有悠久歷史感的店鋪才會與有,藉由「障子」和紙的穿透性創造曖昧空間感,並利用可拆卸的特性保持通風,因而即使在夏日,町屋內部仍是涼爽的居住環境。

然而「大阪格子」在戰後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這類建具手工製作的價格偏高,加上職人逐漸凋零,因此「花市生花店」對此的保存,更具意義。我們觀察到「花市生花店」同時使用了「格天井」,做出不同於其他店鋪的天花板樣式,也感到相當好奇。米山勇博士表示,在江戶時代「格天井」是地位較高的室內空間才能使用,例如將軍的宅邸或寺廟的內堂,但隨著幕末對於這些威權約束的解禁,嚮往「格天井」樣式的庶民,想辦法找到工匠在店鋪內完成設計,營造場所的高級感,這也是我們可以從歷史建物中解讀的意義。

▲原本威權身分的建築象徵「格天井」,也在幕府瓦解後隨之解禁,成為一般常民的町家店鋪塑造高級感的室內設計。

▲原本位於東京港区白金台4丁目的「大和屋本店」,是個三層樓的看板建築,一階前做為買賣的店面,二階以上則是尋常住家。

▲「江戶東京建築園」也會定期舉辦體驗活動,請志工前來「大和屋本店」 教導大家如何削柴魚片。

▲「小寺醤油店」是1933年興建的,除了銷售味噌和醬油外,也還有日本酒的販賣,米山勇研究員說以前的醬油店幾乎都有賣酒,因為都與釀造有關。「小寺醤油店」的建物立面是非常氣派的「出桁造(だしけたづくり)」形式,可以在屋簷下看到室內梁柱系統的多根腕木突出在外部,前端同時有桁置於腕木之上。

▲1856年建造的「鍵屋」,是一家原本位於東京都台東区下谷的居酒屋,把小空間的利用發揮到極致,不但擁有完整的料理機能,又能營造店內的熱鬧氣氛,這些舊時的店內擺設是1970年代就復原的,先被「舊武蔵野郷土館」收藏保存,之後轉移給「東京江戶建築園」進行維護。

宮崎駿的創意來源,神隱少女的場景設定

建物外觀不甚起眼的「武居三省堂」,是一家明治初期創業的文具店,原本從事書法用品的批發,之後轉為一般文具用品的零售。「武居三省堂」的收納機能,是我們見學觀察的重點,牆壁兩側全部拿來做為收納,有著各種大小不同尺寸的抽屜,以最節省空間的方式,讓各種書法用品井然有序地分門別類。這個抽屜收納形式,成為電影「神隱少女」製作團隊的重要場景參考,電影中掌管熱水的「鍋爐爺爺」工作間,就是仿照「武居三省堂」的壁面收納櫃,因而讓我們感到非常熟悉。

由於小金井市離宮崎駿住的三鷹市非常近,因此他經常前來「江戶東京建築園」散步尋找靈感,除了「武居三省堂」外,「神隱少女」中女主角「千尋」打工的湯屋,也是參考這裡的另一個錢湯「子宝湯」。「武居三省堂」地板下方也做了面積相當大的密室收納空間,米山勇博士要我們猜猜入口在哪裡,結果居然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地方,彷彿忍者一般的工具屋型態,令人讚嘆。

▲建物外觀不甚起眼的「武居三省堂」,是一家明治初期創業的文具店,原本從事書法用品的批發,之後轉為一般文具用品的零售。

▲位於小金井的「江戶東京建築園」,離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住的三鷹市相當近,因而成為創意取材的好場所。

▲「武居三省堂」的收納機能非常令人讚嘆,兩側壁面與天花板懸吊書架,還有地下的儲藏室空間,宛如機關屋一般。

▲歷史建物不僅是現代建築家們的良好參考,更能成為一般民眾的創意發想來源,復古感極高的真實街道彷彿動畫場景一般。

慰撫人心的錢湯,豪華建築的氣勢展示

1929年建造的「子宝湯」,原本是東京足立區相當大型的錢湯設施,來自北陸富山縣的經營者,在關東大地震後看見多數人變成一無所有,於是想利用錢湯來慰撫人心,因此投入很多金錢,打造宛如佛寺神社常見的唐破風(からはふ)正門形式,非常豪華。室內同時把「折上格天井」用於天花板上,是個極為挑高的空間,兩邊都是高窗讓室內的空氣也能與戶外流通,壁面則是代表日本精神象徵的富士山大型壁畫,成為當時東京的錢湯代表建物。

▲「唐破風」是佛寺神社常見的正門屋頂裝飾部件,兩側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類似遮雨棚的建築。

▲「子宝湯」內的「折上格天井」,是更高等級的格天井,格子從壁面折向天花板,展現大尺度空間的氣勢。

▲「神隱少女」中女主角「千尋」打工的湯屋,也是參考「子宝湯」的場景。

▲地面鋪設當時代表現代與時尚感的磁磚,男湯與女湯之間僅以未封頂的高牆阻隔,錢湯成為東京當時居民的社交場合。

▲錢湯壁面有日本精神象徵的富士山大型壁畫,這裡成為地震和撫慰人心的重要場所。

▲導覽結束後,我們特別請米山勇博士也分享幾部關於日本常民建築的書籍,對於我們理解日本傳統庶民生活,有很大幫助。

貼近庶民的場所感,體驗舊時代的生活智慧

在導覽結束後,我們與擔任係長職務的湯川說子女士進行訪談,她很詳細地說明了「江戶東京建築園」的成立背景與歷史過程,並分享園方是如何保護並善用這些他地搬遷過來的歷史建築。湯川說子表示,「江戶東京建築園」園內不但有文物價值極高的歷史建築,同時也再現了古時江戶街景,作為保護和傳承古江戶文化,發揮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不但定期舉辦特別展覽,也以園內資料和環境為題,實施了各種推廣事業及體驗活動。

為了活用園內復原建造物,他們設法讓各種活動在這些歷史景觀中進行。包括邀請傳統工藝士進行工藝實演,以及相當受到歡迎的「綱島家年中行事」,在茅葺民家「綱島家」內舉辦日本傳統每年一度的節份盛事,包括教導大家如何製作節日食材或裝飾等。園內從2003年起開始舉辦體驗舊時生活的「情景再現事業」,在夏天舉辦「下町夕涼」活動,號召大家穿著浴衣前來參加夏日祭典,或者在秋天楓葉時節舉辦夜間紅葉觀賞會,在夜間點燈下進行特別開園。

現任「江戶東京建築園」館長藤森照信建築家表示,「江戶東京建築園」為迎接奧運,將會招募更多義工講解人員,同時也會開設更多的展覽活動。為了讓更多贊同理念的民眾參與,園方也正在舉辦「友の會」募集活動,發行會員證讓會員享有一年免費入園的優惠,「江戶東京建築園」以歷史建築打造更多文化活動的用心,也值得我們參考。

▲舉辦「友の會」募集活動,發行會員證讓會員享有一年免費入園的優惠,同時也是培養導覽志工的用心。

▲相當受到歡迎的「綱島家年中行事」,在茅葺民家「綱島家」內舉辦日本傳統每年一度的節份盛事(Copyright:江戶東京建築園)。

▲「情景再現事業」是更貼近生活的活動,圖中活動志工正在教大家如何製作「大根干」(Copyright:江戶東京建築園)。

▲傳統工藝士在現場進行教學,讓民眾體會工藝之美(Copyright:江戶東京建築園)。

▲配合夏日夜晚的特別祭典,建築園內也會特別開園並進行點燈,讓活動更加熱鬧(Copyright:江戶東京建築園)。

江戶東京建築園

回顧東京的歷史,從江戶早期開始,因火災、水災、震災、戰爭等原因,失去許多珍貴的歷史建築物。即便至今,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這些文化遺產仍在流失中。東京都於1993年,建設占地面積約7公頃的江戶東京博物館分館「江戶東京建築園」。本建築園宗旨是,移建、修復、保存、展示在原址無法保存且極具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築物,同時將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給下一代。

地址:東京都小金井市櫻町3-7-1(都立小金井公園內)

TEL:042-388-3300

官網:http://www.tatemonoen.jp

 

建築旅人

遊走穿梭在不同的城市與空間旅途中,四位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看盡了東京、倫敦、巴黎、米蘭、紐約等不同城市各擁風情的建築風貌,反觀故鄉台灣,不斷被其他國家與城市逐漸超越。除了轟立的101,還能留下什麼足以讓後世子孫回味的文化資產?懷抱這樣的疑惑與滿腔壯志,四名舊識夥伴在分別多年後再次重逢,共同成立《建築旅人》展開一段逐夢之旅。

官網:http://4n-arch.com

https://www.facebook.com/journey.architecture

電話:02-2706-5589/02-2598-6991

集團總部: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32巷19號

設計辦公室:台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31巷12號2樓

 

【撰文:Chris Hsu/攝影:吳佳容/資料提供:江戶東京建築園】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千易藝術室》白鋼雕塑藝術推手,鐵焊匠人張金峰的金光歲月
大黑設計研究室》好奇心的入口TAKAO 599 MUSEUM,跨越語言的博物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