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大平窩村》人間桃花源,與時節並進的簡單最高境界

大平窩村》人間桃花源,與時節並進的簡單最高境界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

陶淵明有他理想中的桃花源,而新竹則有一座「大平窩村」。窩村裡人們穿著寬鬆的棉麻衣衫來去走動,早晨到地裡整理自種蔬果,中午伴著搖曳的樹蔭小憩,待臨近日落便相互吆喝分享食材,或是乾脆順其自然地、幾家人在同一張餐桌上共進晚餐。

依循自然的腳步,讓生活與土地、陽光、生態相互傍生,一條溪、整片田地就是創造記憶與快樂的社區公設,這不正是 《桃花源記》所描繪世人遺失的美好嗎?在華麗而荒蕪的年代裡,還有一群人願從與自然共樂出發,逐漸連結起鄰里間的情感,豐厚心靈簡單又純粹的富足。

(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養生行者.澄璞設計│莊効澄

把養生當作生活的澄璞設計設計師──莊効澄,由「人本」為核心發展各種居家創意,今天他將和我們一起離開城市,帶著綠生活尋寶圖來到新竹「大平窩村」,為我們演示「以養生為經、自然為緯」交織成的美麗體驗。用眼睛看、伸出手觸摸、憑雙腳走過、靜心聆聽,了解如何從自然開始,「住」得自然而然。

大平窩村.人間桃花源

「大平窩村」是由「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規劃建造,說是建造也不全然正確,而是在原來的生態環境中,畫一幅現代村落的生活場景,保留既有的農田、老樹、古圳、過水橋成為社區的基礎。

▲村口的老榕樹是窩村的位置指標,鬱鬱蔥蔥的枝葉猶如守護神般籠罩著入口。(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穿過後方「容門」來到村外,有農田、老樹、古圳、過水橋,是凝聚社區所有居民共同生活的原點。

▲村外搭設木製平台,成為居民茶餘飯後的休憩場所。(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並在原生的一百五十棵大樹之餘,加種約六十棵樹,為了把樹種好,半畝塘的員工們甚至花了兩年時間,師法農業研究教授,期待藍圖的實踐:「有一天從天空中俯瞰,只會看到房子屋頂的邊角,而一顆顆大樹在空中撐起綠色的海洋。」和我們一起在窩村散步的半畝塘工作夥伴──文松如此表示。

▲(左)莊効澄與(右)半畝塘工作夥伴文松合照。

▲文松為我們展示窩村入口的老樹地圖,標示著原生150棵大樹的位置。

▲樹是形成窩村社區的原初概念,也經由與樹共同成長,衍伸居民彼此間特有的回憶與文化。(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戶與戶之間寬敞的間隔不只是車道,也是嬉戲奔跑的場地。

窩村的「窩」字取自於三面環山、一面開闊的地形,狀如鳥窩,而又有了聚合的家族意象及團圓的概念。村裡共有二十四戶,每一戶皆有節氣小名,還有一顆與節氣相應的家樹,在不同的時節裡開花結果,此時彼刻鄰里朋友便相邀至家裡賞花、吃果、品茶。暗夜來臨,在與生態共存的宗旨下,必須熄滅公用照明降低對環境的光害,只剩下每戶門口的家徽燈與村徽燈,圍繞淡黃色光暈,等候晚歸者返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嚮往。」莊効澄表示:「這裡有著最令人平和的生活樣貌,珍惜自然的饋贈,且對每一天感到喜悅。」能夠在窩村看到宛如記憶中的眷村質樸,是他無價的體驗。

▲各戶門前的家徽燈,取樣於春萌、夏花、秋葉、冬藏的季節變化,成為人文自然聚落的表徵。

▲柿子樹。每一戶相通的後院中皆有一顆家樹,隨著時間更迭,不同的樹種開花結果。(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依時吐納的節氣村落,由家屋吐納、大地吐納、綠樹吐納交織而成。建築設計強調順應氣流,利用開窗位置迎入夏日南風,寒冷的北風則會依著斜屋頂被送出屋外,外牆上有「白努力」(Bernoulli distribution)裝置,讓室內與戶外空氣對流。

而窩村中的大面積透水性鋪面,保持日曬之下的微涼感,還可以回收雨水資源再利用,家樹、村樹則隨著季節更迭綻放不同風貌。隨著與自然吐納呼吸,慢慢在時間中放慢腳步,感官對環境的體驗則漸漸加深,開啟了和旁人、及環境的牽繫羈絆。

▲固草皮格的透水性鋪面不但利於排水,也能降低環境的熱負荷。

▲窩村會館前的水池打造東方秘境的涼意,從會館裡的大廚房,可以想像居民在一起準備輕食的情景。莊効澄指出比起隱退的自然生活,其實涵蓋人文意義的居住環境,更能令人放鬆愉悅。(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會館中莊効澄看著做工精緻的村徽燈,經過文松的說明才知道其材料是取自於基地土,連細節也從原生態中綻放人文居住意義。

▲沿著旋梯爬到會館二樓,有一個以透明玻璃為牆的茶室,坐在裡頭就能一眼收納新埔美景。 

▲像魔法故事一樣的地下室入口,文松說:「推拉門上的植物是土地公種的!」因為最初只是放了一塊蛇木板,隨著時間推移自然形成一片茂密的綠色。

從自然開始,要住還要「活」

「一切都是從環境開始」文松告訴我們,半畝塘將環境做為一切的原點,建築是人與環境之間取得平衡的平台,所以在規劃之初,先定調了環村步道的輪廓,接著放入關於生活的想像:觀稼台、涼亭、四季民俗植物等,確定了自然與居住連接的規劃之後,才做建築的配置。

▲環村村步道外側就是天然的美麗山景,因此用爬藤做了鋼網綠牆,保有住戶隱私又能享受綠色視野。(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綠色就是設計最好的顏色,植物綠意就是那多元、豐富的材料來源。」莊効澄笑著說:「綠設計才是永續經營的方式,而生活追求的不是短暫的享受,而是長遠的幸福,這才是快活啊!

▲衷於食材養生的莊効澄,發現布滿綠牆的金銀花,馬上分享它甘寒清熱的醫療功效,也喜悅於看到自然與養生結合的生活場景。

▲觀稼台上靜眺對山草芒,草木風動都凝聚成對四季的感受。(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所以在窩村的預售階段時,文松說:「所有的銷售同事們,就帶著斗笠在地裡理田,若有客戶來,就捲著褲管帶他們看農田景觀、野溪、大樹。」特別的是還有一份村約,內容說明為了維護、恢復生態所需要注意的生活事項,例如因復育螢火蟲、培育蝴蝶而不能用含磷洗劑。

莊効澄分享:「綠生活並不難實現,最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自然環境。正是對自然的相知相悉,成就了節氣好生活!

▲木橋旁的灌溉用渠道中有魚蝦蚌螺,探過身就能看到水流裡的生命力。

▲以自然工法修整野溪駁坎,在潺潺水聲中恢復磅礡生機。

▲倚樹而建的樹屋,是孩子也是大人的夢想實現。

如渡假般的日常生活

當我們讚嘆半畝塘的生活理念與窩村的自然生態時,巧逢正在招待客人的游姊一家,驚喜的是也邀請我們入家作客。進屋後發現游姊一家人與文松的互動非常自然,一點也沒有拘束感,這也是半畝塘的特色之一,不只是建築的推手,還是住戶的朋友。

▲就算冰箱裡沒有儲存食物,去田裡摘些野菜一餐就有了著落。

游姊說:「住到窩村後,就不會想回台北啦!」夏天早晨在一片蟲鳴鳥叫中睜開雙眼,宛如晨間的交響樂,過一會兒會有鄰居敲門,送來新鮮的蔬菜水果。至於冬天也沒有不滿足的地方,因為和半畝塘學著與節氣生活,冷就冷、熱就熱,隨著自然交替變化調適自己,與自然共同吐納,讓每一天都是輕鬆、舒適的度假日。

▲「窩村果真是-有朋自遠方來、來者便是客。」莊効澄笑著和游姊交流養生居家小撇步,並在感謝主人的熱情招待之後拍了張大合照。

「只是在沙發上看地球,對於生活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莊効澄提到,能將居住者引導到戶外環境、鄰里之間,才稱得上是友善的環境規劃,而回歸自然的設計正是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元素。

▲自然農園與大樹旁兩口大灶,刻畫出自然生活的質樸。(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尋找最初簡單而美好的樣貌

莊効澄說:「以室內設計為職業,要找到心目中完美的居住地方,很難。」但是在窩村,他體驗到了實踐自然生活的可行途徑,半畝塘的運作精神更是令人著迷,將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徹底融入建築規劃設計,先有對環境的認同才有「住」,由此達到滋養生命、滿足心靈的目標。

▲最後莊効澄也跟著文松捲起褲管,談天說地,在窩村隨興的氣氛下,也忍不住卸下都市的防備,解放最孩子氣的自己。

夏日的窩村,陽光從片片葉間縫隙點綴著地面,風一吹來綠樹傳來「颯颯」輕響,留了一些小汗就讓它在肩上披著,頭髮亂了就讓它亂了去,在這裡我們「豁然開朗」,但大概再也不會滿足於沒有田園、沒有樹、沒有溪的屋了吧!

(Photo credit: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官網:半畝塘

電話:03-6582660

地址: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95號

《澄璞設計》莊効澄

電話:03-3171256、03-3254789

地址:桃園縣蘆竹鄉經國路900號5樓

官網:澄璞設計

Facebook:養生宅

【採訪撰文:黃嘉馨/攝影:伍益誠/協力: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澄璞設計》簡單來自於品味生命、細緻來自於用心的憩所
木の奧義》追本溯源,設計達人的木建築生活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