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究境建築・沈弘軒、吳承軒》錘煉單一概念,飽富意趣的純粹建築

究境建築・沈弘軒、吳承軒》錘煉單一概念,飽富意趣的純粹建築

「究境建築」如其名,透過深究環境思考各種可能性,諸多提問皆為提煉一種核心元素,如同玉石淬火,錘煉單一特質發展出層次豐富的建築體,讓它的純粹得以無痕地融入城市群體,獨立審視時亦能樹立建築風骨。

見學館特別採訪兩位創辦人沈弘軒、吳承軒,透過作品、海內外經驗與好書推薦,了解建築如何實踐「將一種元素做到極致」。

▲「究境建築」創辦人沈弘軒,嘉義人,英國倫敦大學Bartlett建築學院碩士,現於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究境建築」創辦人吳承軒,高雄人,荷蘭Berlage Institute建築學院碩士,現於逢甲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老屋改造工作室,組建築人共生基地

究境建築據點位於台中繼光街商圈,工作空間與賴人碩建築師分租,這棟民國40年建造的老屋,原始狀態為一樓店面、二樓工廠,但因年久失修,屋頂頹敗,破舊的磁磚間遍佈污水、雜草與爛泥,經過大力整修,翻新結構系統、擘劃明亮通透的開放格局、添加居家生活感配備,才讓空間再度活絡起來,不僅成為兩間建築事務所的大本營,也是舉辦展覽、講座的活動基地。

▲究境建築與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在繼光街商圈老屋分租辦公室,從建築外觀即可感受到寬門大窗的開放作風。

▲一樓空間結合接待區與活動會場,安排大尺度的流理台、吧台、廚房系統櫃,讓辦公室成為生活的延伸,使工作場域更加舒服。

▲另一端是活動空間,桌椅、櫃體與二樓天花板採用同款合板製作,亦用剩料製作小圓凳。兩座盪鞦韆一高一低,可讓大人小孩同樂。

▲特殊設計讓桌板可機動性拆卸,靈活組裝成櫃體。圖為小模組。

在思索理想工作空間時,究境建築回想從前在四樓半的透天厝夾層辦公,深感上下移動與穿梭隔間的不便,希望擁有如倉庫般親近土地的大平面,因此規劃通闊的大空間,在開放式格局中擺放河流造型不規則長桌,打破層級與障蔽感,符合圓桌概念。兩處小天窗下方種植綠色植栽,地坪為傳統磨石子,立面的大窗戶依原始比例翻修,顏色深者為打磨舊有,顏色淺者為新造。自樓梯口中線切分工作區域,右為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左為究境建築。

▲二樓經過重修屋頂、整建鋼樑、鋪上磨石子地坪等作業,合版製作的天花板外牆為原有的鐵皮屋頂。即使是兩間建築事務所,在遼闊空間上亦溝通自如。

▲空間三面採光,明亮通透,植栽上方設計小天窗,然而因位於冷氣口前,需適應冷氣開放與否的室內環境考驗。

▲底端圖書區櫃體設有臥榻,增添人性化的舒適休閒感。

團隊凝聚思想核心,合作更勝一枝獨秀

在究境建築之前,沈弘軒有過兩次建築團隊經驗,2004年與成大建研所學生組織「原創空間實驗室」,榮獲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的「國家門戶系列國際設計競賽」首獎;2011年成立五人團隊「原創空間設計聯盟」,榮獲2012年「台南市火車站都市設計國際競圖」第三名。然而,在亮眼的成績下也深切感受到多人合夥的諸多變動性,如個性、興趣、出國、婚姻等。

「五個都是做設計其實是非常沈重的,假設五個人能力都很好的話,要給五個人相當高的薪資,公司才能有效經營,在初階是不可能的,加上各種變動性,要把那麼多人的未來一起討論,非常困難。」

沈弘軒也意識到做建築不能單打獨鬥,經營事務所除了設計面,還有工程與庶務需要處理,在經過詳細的磋商後,2011年與吳承軒攜手創立究境建築。

「我們曾在陳玉霖建築師同事約半年時間,設計人通常要有非常強的主見,有沒有辦法一起工作靠個性,即使不同意對方主導的案子,還是願意接手、支持,不能覺得屈居下風,不能自恃己見、尖銳固執,經過案子的磨合累積完整度,才有辦法合夥。」沈弘軒說道。

員工則是在校指導過的學生,注重鞏固核心價值。吳承軒表示:「一開始覺得事務所要成長到十幾個人才有能力大刀闊斧管理與發展,後來發現不是,一棟建築要蓋多久?人一生能做多少設計?真的不多,既然無法做多,為什麼要做麵包案?辛苦,就要做真正開心的事情。」

「我喜歡現在精緻、密集的規模,不用在層層組織下討論、指導,團隊除非有共同信仰,才有辦法有意義地成長,不用花很多力氣解釋,我們希望讓設計類型朝理想方向成長。」吳承軒說道。

單一純粹概念設計,克制後完整深入 

究境建築設計有相當明確的方針,「透過單一概念的系統性研究與思考達到建築本質的追尋,讓純粹的狀態得以追求精神上的豐富。」簡言之,研究一個元素,發揮到最極致,這種元素於形式面如屋頂、牆,於非物質類如光與影。

▲台南五條港歷史街區有嚴格法規規定斜屋頂形式,複合商業及住宅案「白露」採3:2斜率斜屋頂前後相互交錯,重新整理街屋構成,以共同斜率延續古都的集體記憶。©究境建築

▲為阻擋強勁的北風,「牆」成為中國北方城市的共同元素。位於河北保定的渡假村「聽茶書院」取牆為融入環境之基本元素,從Louis I. Kahn蘇格蘭城堡研究手稿汲取靈感,發展牆體內外各介面可能性,創造空間層次感。©究境建築

▲「成功大學歷史文物館改造計畫」,剝除表面裝修的矽酸鈣板,打除磚牆表面的粉光,出露結構的歷史感,新增的多功能牆體與吧台設備,刺激發展各種展演活動,找回空間價值。©究境建築

▲台南新化「重院疊庭」透過設置中庭、在東向開高窗、控制南北向的取光裝置,交疊沿牆面漫射的洗牆光、側光與天井光,鋪排光線層次。©究境建築

▲彰化「風動浮石」從張家界奇石得到啟發,將多邊形不規則基地視為頑石,順應形狀生產空間,以石柱形式、挖鑿或推拉開口呈現石塊意象。©究境建築

海外經驗,從社會議題思索都市設計

沈弘軒與吳承軒分別在英國、荷蘭留學,接受都市設計訓練,從海外經驗中發現歐洲系統更關切全球各地社會議題,許多企業每年提供一大筆經費贊助研究,譬如巴勒斯坦國土邊界樣貌、土耳其都市更新、阿根廷貧民窟等議題,鼓勵了解各區域文化觀點與需求。此外,透過師徒制傳承體系,落實學術理論與業界實務雙重面向,讓信念得以綿延傳承,發展精實的脈絡。

「倫敦大學Bartlett建築學院作風前衛,都市設計重視未來50年發展,每年揀選一座城市作為研究主題,我參與的是伊斯坦堡,在當地進行十天考察,與當地大學簡報交流,再自行設定議題。名校特質是可以看到各地優秀學生提出的特別方案。」沈弘軒說道。

吳承軒在荷蘭Berlage Institute建築學院求學期間,曾參與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研究案,鑽研大量政治、經濟結構、基礎建設、經費、迫切需求等議題,與當地官員、居民和行動者交流,整理出版論述呈現給當地政府。

「團隊有荷蘭、美國、日本人,包括我來自台灣,都處於國家沒有貧民窟的狀態,一看到沒有經驗過的東西,會不知怎麼下手,這個經驗就是學習如何處理。台灣很多學校研究案過於高空,我們的訓練很少碰觸社會議題,多半是設計漂亮的房子與生活風格。」吳承軒說道。

「求學或工作都是很棒的學習過程,歐洲經驗影響我最大的是『師徒制』,在荷蘭學校很明顯,帶你就得幫老師打雜、做競圖,畢業後去老師事務所工作。台灣建築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師徒制,脫離學術與業界,猶如靈肉分離狀態。」

「建築有很多層面無法以理服人,但你得相信它的本質狀態,這就是信仰,建築很苦,你會面臨很多挑戰,就像宗教一樣,你需要信仰才能走得下去。」吳承軒說道。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享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義大利建築師Aldo Rossi(1931~1997)是1990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1966年出版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與都市論述《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提倡城市必須經過不斷的研究與評價,以集體記憶建構城市內涵。本書在德國統一時期,被視為重建柏林的重要參考文獻。

▲吳承軒推薦義大利建築師Aldo Rossi著作《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吳承軒表示,自己共收藏四本《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中、英文版各二,思想受Aldo Rossi影響頗巨。「這本書最迷人之處是,他講城市是由很多類型的建築組成的,呈現集體性,然而,如果建築夠獨立,具備singularity(獨特性),夠獨特才可以透過這棟建築去閱讀該類型,兩者關係有點弔詭。透過這些作品影像可以了解概念,釐清類型如何連結城市,在這種架構下思考單棟建築與建築的關係。」

「都市(human artifact)是由建築類型與集體記憶所構成,所以,建築(typological architecture)本身即是一個純粹的類型。」吳承軒說道。

委內瑞拉出生的瑞士建築師Christian Kerez(1962~),早期鑽研建築攝影,之後在蘇黎世創立事務所,作品表現材料與結構之美。主張建築並非內化或建立於存在本身,而是反映對質疑的實踐,以及在不可預料性中工作。於建築之核心,被視為理所當然事物勢必將以全新姿態重現。

▲沈弘軒推薦《クリスチャン.ケレツ: 不確かな必然性》(Christian Kerez: Uncertain Certainty)。(via

沈弘軒自Christian Kerez的模型觀察到內聚特質,「他從實體的量體做到虛體,為了呈現內部結構,最後把結構拉到建築體外部。」「建築成為一個單一概念的追尋。」

這種透過不同知識系統不斷闡發研究,將一個概念冶煉至極致的作法,是沈弘軒與吳承軒自學生時代到執業「究境建築」不變的思想骨幹與努力目標。他表示自己建構建築的模式,受成大建築系王明蘅教授影響甚深。

「透過系統性的研究開始發掘、探討,持續將具備相同邏輯、特質的建築師與建築議題整合在同一件事情上,在各個階段試驗一種概念不同的可能性,讓它產生某種豐富的純粹性。」沈弘軒說道。

採訪過程可以感受到究境建築兩位主持者清晰的思路與明確的理想,也不禁好奇如此概念性強烈的作風是否能說服業主,讓非建築出身的群眾理解、喜愛?他們說,一開始也曾用尋常美好生活元素妝點提案,後來發現「太小看業主」,只要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很真實地實現目標。

究境建築

究境建築由沈弘軒和吳承軒在2011年創立,兩人先後於英國倫敦大學、荷蘭 Berlage Institute留學,擁有海外工作經驗,回臺後隨即投入研究與設計,提出建築應該展現其真實樣貌,重構出與生活的對應。透過策略性思考展開各種尺度建築,從傢俱物件到都市規劃,整合創新設計與專業服務,並持續與政府及學校單位合作,讓建築實務與學術研究如同明鏡對映,藉由彼此不斷互相辯證。

電話:04-22220152

地址:台中市中區繼光街55-1號

網站:www.ospace.com.tw

Facebook:究境建築 Ospace Architects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究境建築】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創研空間設計》何俊宏用設計累積養分,實踐柯比意的現代建築原則
JSC design studio》創造空間光影律動哲學,實踐鄭士傑的有機現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