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玩設計 > 甘樂文創》以愛滋養三峽,社會企業的地方創生思考學

甘樂文創》以愛滋養三峽,社會企業的地方創生思考學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白朗寧

專訪林峻丞之後,我腦中出現了這句話。 

皮膚黝黑、笑容陽光的林峻丞,待人客氣有禮,卻又隱隱感覺到他與人的無形距離,網路上刊載無數他與「甘樂文創」的履歷佳績,2013年經理人月刊 CSR 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2014台灣設計 BEST100「在地文化推廣貢獻獎」 、2019年第二屆遠見雜誌社企之星……這些他帶領甘樂文創所創造出的佳績,絲毫不影響他深蹲實作的態度,與樂於聚焦鎂光燈的慈善家氣質不同,更多的是務實與實作,如同「甘樂文創」的取名——「甘」之如飴、「樂」在其中。

▲見學館編輯團隊與旭東設計林子崴總監,一同拜訪創辦人林峻丞,學習「甘樂文創」的創生理念。 

林峻丞創造了「甘樂文創」,用甘樂文創實踐地方創生的理念,企圖用商業模式改善三峽的經濟環境,不斷深入挖掘三峽的文化底蘊,推動文化再造並發展商機。

他當然是三峽的孩子,最初返鄉是為了搶救阿公的肥皂工廠,待在三峽的日子他不只是看見,更是勇敢正視自己家鄉的問題:北大特區造成新舊聚落的共識差距、老街的復刻與速食觀光、產業與文化的急速流失、青少年吸毒氾濫、幫派械鬥等社會問題, 加上自己的成長經歷讓他能夠感同身受,2010年創立了「甘樂文創」,從設計、觀光、地方產業、食堂、課程等各方面打造社區支持系統,實踐社區共好循環。

多元文創產業鍊,健全社區支持系統

甘樂文創在三峽走了將近十年,發展出多面向的營運版圖,透過改造百年古厝和閒置老醫院,在三峽老街旁經營起甘樂食堂、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合習聚落和小草書屋、青草職能學苑,經營藝文空間、出版獨立刊物《甘樂誌》、與社區學校發展出「職人地圖」及「職人小學堂」、推動三鶯宴計畫、成立「看三峽」地域品牌……

▲甘樂文創與本埠設計B+P Architects合作,將70年歷史的愛鄰醫院改建為合習聚落,其中「禾乃川豆製所」更獲得2018 TID Award,採訪當日我們也邀請蔡嘉豪建築師受訪解說,設計同好旭東設計與澄璞設計也一同參與見學(左起為林子崴、蔡嘉豪、林峻丞、莊効澄)。

也許在別人看來,甘樂文創在做的事情好多好雜,但在林峻丞的心智圖中卻是有個隱形網絡,讓所有事物彼此互助、串連發酵以推向最終目的——社區共好。他們用軟性的生活旅遊議題觸及居民和旅人,從食、遊、習、創、愛五個方向重新認識三峽。

然而就策略面而言,多領域的發展,是為了讓社區支持系統能夠健全而持續,「我們藉由社區店舖經營、工藝體驗與設計策劃,融入弱勢教育及就業機會來發展地方產業,像是小草書屋在做的教育陪伴、青少年職能培育、工藝職人扶植計畫等,投入設計人力與財務資源去解決地方資源缺乏的挑戰,朝向自足、自付盈虧的模式,並將盈餘挹注到青少年的教育基金,回歸社會企業的本質。」林峻丞表示。

林峻丞說的社區支持系統可理解為社會企業的商業共好回饋機制,但甘樂文創並非在創立之初就自我定位為社會企業,「我們也是做到後來,別人說我們在做的事就是社會企業,朝更完整的社企脈絡發展。」甚至有不少政府單位前來參訪,學習甘樂文創如何導入設計活絡地方、帶動地方經濟。

▲林峻丞告訴我們,用設計改變生命是他創立甘樂文創的初衷,唯有三峽這個地方變好,住在這土地上的人才會更好。

▲在甘樂文創官網上可清楚認識他們在做的事以及在社區支持系統的分工。

(via 甘樂文創)

復興工藝串連職能教學,傳承與陪伴的共好

「我62歲退休開始做皮革,現在69歲啦!當初甘樂文創找我當工坊的師傅,我本來不想來,想在家自己玩玩皮革就好不要那麼累,後來峻丞就跟我說他想做的事,我被打動就來了。」邱芳珍師傅打趣的說。

邱芳珍是甘樂文創成立的皮革品牌「玩皮小孩」的師傅,他實踐自己的創作也陪伴孩子們學習手藝。除了玩皮小孩,甘樂文創也在合習聚落規劃出幾間工作坊教室,讓工藝職人進行創作教學與展售,邀請社區職人以師徒制的方式,指導社區青少年技藝傳承,除了幫助他們學習一技之長,也能解決傳統工藝面臨失傳的危機。 

同時運用社區設計與行銷重塑,推動「職人地圖」小旅行、一日職人的手作體驗,協助職人發展設計商品、企業訂製禮品媒合等途徑,甚至把職人帶進校園進行「職人小學堂」的文化紮根計畫(註),為社區裡的傳統產業找到新世代的價值。

扶植傳統產業,亦為下一代的育成做準備。

▲「以木」雕刻工坊內的黃希宸師傅與其學徒們。對工藝職人來說,在合習聚落可以身兼創作與教育傳承,是一件很棒的事。

▲林峻丞告訴我們,「三藝金工」是甘樂文創透過「設計力」影響傳統產業的絕佳範例,溫清隆是傳統學徒制出身的金工師傅,擁有一身紮實功夫,卻只能以接案代工維生。透過與甘樂文創的串聯,溫清隆跳脫傳統金工師傅的框架,成立個人品牌工作室、發展設計商品、嘗試進行藝術創作,更提供體驗服務,傳達手作金工的溫度。

註:林峻丞也和社區的國小合作,開辦「職人小學堂」,讓職人和在地產業可以進到學校教育中。例如讓雕刻師父進到國小校園上課,並且和語文課結合,讓孩子更認識三峽的雕刻。透過「教育」連結「生活」,讓孩子發現自己生活的社區蘊藏許多珍貴的傳統工藝文化,聚落中每位職人都是學生值得學習的導師,整個社區都是學生的教室。

(via 甘樂文創)

發展城鄉地域品牌「看三峽」,提高地域識別度

甘樂文創在三峽的十幾年間,挖掘了超過20種的產業職人,不斷嘗試各種不同的形式與大家分享,而「看三峽」這個地域品牌的誕生,是在「三鶯宴」主題展(註)成功落幕之後,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三峽所蘊含的文化能量超越我們所熟知的範圍,但這麼多感動,始終缺乏一種能量,讓三峽淺藏的魅力被大家看見。

於是甘樂文創於今年年初與職人們攜手,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一場工藝市集,讓職人們推廣他們自己的工藝品牌,作為「看三峽」地域品牌的起手式,對甘樂文創來說,籌備「看三峽」這個品牌是他們這幾年來一直懷在心中的目標,「怎麼樣讓大家看見真實的三峽,對甘樂的所有夥伴來說,三峽的文化特色與生活早已緊緊相連,但我們深知文化從來不曾在平凡的日常中消逝,而是在細節中被我們看見。」林峻丞說。

(via 甘樂文創)

甘樂文創以「看三峽」串連在地產業,收斂彙整在地工藝品牌,扮演社區文化工藝與旅行推廣平台,串連在地傳統產業業者與消費者,未來將發展地域限定商品,以自身的設計專業協助工藝發展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步創建城鄉品牌行銷包裝,提升在地傳產形象。「看三峽」是甘樂文創專注於工藝發展的整合平台,未來還將藉由建立電子商務及結合旅遊伴手禮,讓在地特色產品串接國內外市場,擴大在地產業價值。

我們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不該只是停留在商品的設計開發,而是透過文化創意的加值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林峻丞再一次強調。

註:「三鶯 · 宴」重新收攏三鶯地區茶、染、陶三大在地文化核心,邀請在地青年加入,匯聚工業文化能量,導入跨界設計進行一場連結三鶯地方文化與創新的跨域饗宴,期待提升在地產業、翻轉城鄉產業發展。

「旭東設計」林子崴總監見學觀察

在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擔任講師的林子崴,對林峻丞串連三峽職人與陪伴教育孩子的互動機制深感認同,「任何事情用做的永遠比說的有效。」他分享他帶領學生投入設計的方式之一,就是動手與參與,而地方參與正是地方創生提高社區認同的方式,唯有在地人加入了,才能感受到在做這件事情的價值與意義。

林子崴也表示,甘樂文創現正推動的「913舊衣衫循環共享提袋」是很棒的社區共好概念,舊衣回收重新改製之後變成了購物提袋,提供社區媽媽就業機會,參與此計畫的三峽店家,可減少購買塑膠袋的成本也能提升社區好感度,透過參與式規劃和參與式營造,帶領社區民眾實行減塑計畫,達成社區共好的實踐。

▲採訪當天,林峻丞搶先與我們分享「913舊衣衫循環共享提袋」計畫,他手上的提袋就是用回收衣物改製的提袋(未完成品)。

從事設計也教育設計的林子崴接著強調,參訪甘樂文創最大的共鳴便是設計與參與同等重要,「甘樂文創用設計為傳統工藝創造發展機會,設計體驗教學與一日課程、引導創作方向媒合現今市場、品牌設計提高識別度……這些技藝之外的專業可以讓傳統產業有更好的發展。」林子崴分享。

聊到文化創意設計,林子崴非常感同身受,他除了室內設計也投入傢俱文創,他曾將中國常見的傳統工藝品「如意」化形為單椅,取如意器物的中華吉祥文化以及身為設計者每一設計案的圓滿寄望,設計出日常生活可經常使用的椅子,體現如意的美好寓意,也把即將消逝的傳統文化重新帶回現代生活之中的方式,這跟甘樂文創透過設計替傳統產業搏取生機,其實都是藉由設計的力量賦予傳統新生命。

▲一趟與見學館的參訪,林子崴與工藝職人們交流互動,收穫良多。

關於旭東設計

旭東設計負責人林子崴,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畢業,因為關注綠色療癒,特別取得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管理的知識證照。主張設計應加入健康自然的特質,透過「植物」與「自然」的介入,引綠入宅創造療癒、貼近人性的抒壓環境。現任「臺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 」資訊科技委員會主委,以及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講師。

電話:02-2236-5622

地址:台北市木柵路一段57之5號1樓

官網:旭東室內裝修設計

關於甘樂文創

甘樂文創用社會設計打造永續的社區支持系統,陪伴社區的弱勢, 一同成長,與社會共好與社區共生與夥伴共創共享。

以改變生命為核心的社會企業藉由營利導向的店舖經營、工藝體驗與設計策劃,融入弱勢教育及就業機會發展地方產業,並投入創新設計能量與社區共好基金解決地方挑戰,使甘樂文創成為以改變生命為核心的社會企業。

官網:甘樂文創

粉專:甘樂文創

【撰文:柯霈婕/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甘樂文創】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SAI工房建築設計事務所》串聯起老社區和森林的堰之家
本埠設計》禾乃川豆制所,三峽合習聚落的空間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