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回歸建築的本來面目,法鼓山寶雲寺的極簡禪風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回歸建築的本來面目,法鼓山寶雲寺的極簡禪風

站在台中新市政中心的中央軸線上,南面的市政路方向望去,緊鄰櫛比鱗次高樓群的法鼓山寶雲寺,建物立面的玻璃帷幕以屋瓦意象加上大開口,與一般寺院門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這個被法鼓山定位為中部教育中心的建築,由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以及擊壤設計規劃,獲得2015年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公共空間類TID獎的肯定。見學館編輯團隊與「博森設計」總監潘龍特地走訪「法鼓山寶雲寺」,邀請黃明威建築師帶領我們走讀空間,並與我們分享這個項目的設計細節。

▲此行「法鼓山寶雲寺」的見學採訪,由黃明威建築師為我們解說導覽,並邀請「博森設計」總監潘龍,一同走讀這個極簡的現代禪院建築。

自成天地的環境,回歸建築的本來面目

每座寺院,都是一個自成天地的「環境」。自古至今,不分大小,幾乎無一例外。

因此在設計法鼓山寶雲寺時,我們的目標從不是如何設計「一座寺廟」,或「一棟房子」,而是希望能夠塑造出身處在都市大環境中的,一個自在的小環境。而藉由聖嚴師父提示的「本來面目」,以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創建時「三個三門」的二個重點,做為設計方向的導引。

都市涵構下的寶雲寺由都市面的虛體、進入建築後微光的引道、和再次進入正殿的再一次虛體建立移動和心裡轉折;都市關係下的現代宗教空間以建築性翻轉入室內,在此室內和建築、景觀的界線是模糊的互為整體關係。

背都市面的後院尺度則以人體感為主,以朝南景觀迎接訪者和駐院行政人員的日常,在非儀式性空間感中建立鬆緊有致的教育與課程研習氛圍。

寶雲寺是南北狹長的基地,前後橋接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北側相臨著60米寬的市政路,正對著台中新市政中心的中央軸線,以大尺度營造挑高大門。南側則相鄰著僅10米寬的住宅區道路,較為低矮的社區建築展現寧靜氛圍,此處的入口是慣常信眾的往來通路。黃明威建築師在面對這樣兩端環境條件迥異的基地時,以「合而不同」的順勢,讓寶雲寺與環境共融,也與法鼓山業主的隨喜布設想法一致。

黃明威建築師表示,寶雲寺的內外設計以簡約精神為主,花崗岩搭配玻璃帷幕的外觀,呼應隋唐佛寺「恢弘、開闊、樸素、穩實」的四大內在精神,地下三層、地上十二層樓的空間,依循法鼓山的精神與禪風,線條簡潔而流暢、色彩單純不複雜、空間大氣度且實用,是個符合現代人需求的現代寺院。在設計寶雲寺之初,黃明威建築師先後前往法鼓山的總本山與相關寺院進行見學,與籌建委員會經過多次討論,充分理解這個以功能性為主軸的道場,需要的是安定與直樸的空間感。包括寺院三四樓的禮佛大殿、十二樓的觀音殿,以及八到十一樓因應集會活動所需的會議室與教室等空間,都強調「功能性」高於「儀式紀念性」的規劃想法。如何讓人們在空間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寧靜的體驗,也是整體室內空間在材質和顏色選用時的重要考量。

▲正對著台中新市政中心的中軸線,周圍是高聳的七期建築群,寶雲寺以合而不同的方式與周遭地景相融。(攝影:阮偉明)

▲左右兩側突出的量體,中間夾著一大片宛如屋瓦般的玻璃帷幕,這是黃明威建築師將傳統佛寺院落予以序列垂直化的轉化。(攝影:阮偉明)

▲北側面臨開闊的市政路,挑高的入口尺度宏偉、氣度莊嚴,正對新市政中心的綠意中央軸線,外觀相當簡約現代。(攝影:阮偉明)

▲南側面臨寬度僅10米的政和路及寧靜的住宅區,尺度親切、氣氛宜人,是駐寺行政人員的日常通道。

內外一致的設計感,空與無的禪意境界

在黃明威建築師的帶領下,我們由北側市政路開口的大門進入,室內以花崗岩壁面和磨石子地板打造,藉由簡潔而流暢的線條、單純不複雜的色彩,營造出恢宏大器且實用的空間感,內外延伸一致性的整體設計,讓人感覺不到太多場域氣氛的轉變。這個迎向市政路高達四層樓的大開口,是寶雲寺面迎都市的「第一個三門」。

黃明威建築師將主要結構柱及梯間通道設於兩側,創造出中央跨距達15米的無柱空間,這樣的「空」與「無」是寶雲寺建築與室內空間的最大特點,也造就室內每一層空間都擁有最大限度的光線和空氣流動。在知客處換穿室內拖鞋後往前行,迎向行願館的末端,外部的綠意光影穿過整面玻璃高窗,毫無蜿蜒地直進映入,承載光影的室內區塊毫無矯飾,我們的眼裡看見的是空間的「本來面目」。

我們被自然光影洗滌了原本的設想,跟著黃明威建築師的指引,往邁向三階的步道而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提點,在浪漫光影的梯間緩坡上自然而生,我們才開始真正察覺到禪院的存在。從兩端封閉的坡道走向開闊的大殿,沒有太多宗教符號的開放空間,只有挑高木格柵壁面上聖嚴師父的「人間淨土」題字。整個大殿壁面都維持素樸的面貌,僅有側邊廊道的牆面上,以雷射彫刻嵌入金剛經手稿文字,成為往來此間人們佇留時的注目。從大殿前回望來時的入口,四層樓高的大開口形成了另一幅「框景」,將新市政中心中央綠軸的景觀攬入室內,讓我們頓時體悟到這個建物與都市的關係,這是「第二個三門」。

▲進入正殿前的斜坡引道,在微光的照射下,讓人們的心境自然產生轉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提點出現在腦海裡。

▲開闊的大殿空間,沒有太多宗教符號,只有挑高木格柵壁面上聖嚴師父的「人間淨土」題字,整個大殿都維持素樸的面貌。(攝影:阮偉明)

接著搭乘電梯前往六樓故事館,展示聖嚴師父的書房,故事館外部規劃了空中花園形式的中庭,有三株信徒捐贈的老梅樹,四周是整面的封閉高牆,造就出充沛自然綠意的外部環境。以陽台、中庭所形成的空中院落,可以看出黃明威建築師試圖將傳統寺院予以垂直化表現的用心,藉由光線與空氣於建築內的流動,讓這個都市裡的道場獲得應有的完整天地。最終我們到了頂層的觀音殿,先前都市中軸景觀的外框消失在視野,絕妙的空景讓我們回復到與環境最初的狀態,這是「無門為門」的「第三個三門」。

▲位於六樓的法鼓山故事館,以木材質搭配水泥壁面,也以素樸的建材面目來接迎訪客。

▲主要結構柱及梯間通道設於兩側,創造出中央跨距達15米的無柱空間,這樣的「空」與「無」是寶雲寺建築與室內空間的最大特點,也造就室內每一層空間都擁有最大限度的光線與空氣流動。

選用對的材料,營造聚眾安靜的所在

見學館編輯:

可否分享承接本案設計的因緣?法鼓山寶雲寺這個設計案從開始到完工耗時相當久,可否分享本案的設計與監理過程?這個設計案對您個人又有何收穫?

黃明威建築師:

最初接手這個案是因為龔書章建築師以及寶雲寺籌建委員會熟識朋友們的推薦,他們希望能找台中本地的建築師來負責設計與監理,我們在這因緣下接觸了法鼓山。然後開始與委員會成員一同參訪了農禪寺、齋明寺、法鼓山總本山等禪院,並參與了「禪三」初階禪修活動,大家都想在都市裡找一個「安靜」的場所感覺,不見得是道場或修練處,而這個「安靜」又是聚眾型的安靜。要找一個單獨安靜的場所很容易,大家只要待在家裡就可以達成,但來到這個公眾出入的場所,要讓心安靜下來,空間就必須要有沈澱的效果,這也是信眾們相當需要的。

設計之初一開始的討論,都是以建築外部形象為主,包括建物走向、功能分配、材質選用等等,之後關於室內空間設計的討論時間更長,甚至延伸到施工階段都還在進行,總時數是建築本身議題討論的兩倍以上。大家希望透過反覆推敲,讓個別機能的室內空間,除能夠聚眾而不會互相干擾外,還要表現出安靜的氣質。因此這個建築物本身沒有針對任何個別空間特別著力,而是希望能有一個貫徹的原則在裡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法鼓山本身提倡的「本來面目」。以建築語彙來說,就是用了對的材料、並讓這材料本身的表情能被呈現出來,但不要喧賓奪主,因為空間本身才是主人。

除了本來面目外,業主也希望法鼓山既有空的「三個三門」的核心信念,也能被實踐在寶雲寺建築的設計裡。我們把這個「空」的體驗,一直放在北側朝向新市政中心,強調自身與都市環境的關係,能讓寶雲寺的內在天地有機會對這個都市做出回應,讓人們即使在室內也能體察自己與都市的關係,這是我們一直想做到的設計。

在規劃之時籌建委員會討論了許多事情,但每個人都有共識不希望倉促作決定,希望透過思考沈澱後再做後續討論,事緩則圓的功效確實讓這個公共空間獲得更好的結果。以隱私的考慮和保護來說,當初大家擔心南側的住宅區因與寶雲寺緊鄰,建物也較低矮,是否這些住戶的活動會被不經意關注到,有沒有必要增設一些阻礙設施,對於這議題而有所討論。然而隨著施工過程進行,南側大門完工與庭院的樹陸續被植入,這些擔憂也逐漸消弭,整個建築的設計就在這樣的氛圍內,反而用「減法」方式移除不必要的設計,而不是追加。

▲為了工期、預算與日後維護考量,黃明威建築師以菊水SA工法仿製清水模效果,與延伸陽台區的淺水池和老樹相襯,營造小天地裡極為寧靜的景象。

▲六樓中庭的空間花園,中間有信徒捐贈的老梅樹,兩旁是挑高的整道壁面,同時考量活動聚眾時的開放感,也維護後方寮房日常的私隱。

▲視覺上飄浮在南側二階外部庭院的老松,成為迎接日常往來寶雲寺信眾的「迎客松」,也是都市裡絕佳的風景。(攝影:阮偉明)

▲南側透過庭院與綠樹的遮蔽,形成一個良好的緩衝地帶,讓周圍的住宅區與寶雲寺間各自擁有完善的日照與通風環境。

光影和綠意,延續市政中軸線的貫穿

見學館編輯:

寶雲寺的內部有許多綠意和自然光影的變化,每個空間都有不同的表情,似乎光影部分也是貼近場域的「本來面目」,可否談談這個案子的照明計畫。

黃明威建築師:

寶雲寺由於基地位置的南北兩側差異性,北側是寬廣的市政路與中軸,南側鄰近周邊的低矮住宅區,從建築方位規劃的必然性來說,透過設置寬廣庭院來減緩對鄰戶的日照遮蔽等問題,這樣的緩衝也同時帶給寶雲寺極佳的自然光和充沛綠意,建物內部的「空」巧妙地形成光影的載體,也孕育出我們想要的寧靜氣質。

寶雲寺的空間除了以自然光為主外,當然也有專業意見的燈光計畫,包括法鼓山的老菩薩周鍊老師都提供了許多建議。周鍊老師前來現場時,建築本身的結構體已經完成,並且有一個初步的燈光計畫,周鍊老師希望讓建築外牆呈現自然的明亮陰暗感,例如依賴教室或行政區等個別功能空間在不同時間點的內部光源即可,夜間12時全棟是只有觀音殿是有燈光的,整個建物都是暗的,讓寶雲寺此時成為一個漂浮在都市中的量體。類似這樣的「減法」設計,就落實在寶雲寺的照明計畫想法裡,後來月河燈光的林大為老師,就根據這樣的想法進一步做了一份執行計畫,包括燈光設備的選用與系統規劃等,並與周鍊老師再作討論。

▲寶雲寺的整體設計,儘量維持環境的自然光影,沒有太多喜樂的表情,以線條感和素白簡約呈現空間的自在感。

▲12樓國際會議中心的無垢木天地壁面,在光線的投射下,讓黑色的客製座位顯得更加穩重。

▲層次起伏的天花板與交錯透過的無垢木壁面,讓前來見學的成員有著熟悉的場所感。

發自內心的感動,見學觀察家:博森設計‧潘龍總監

以工作空間設計案「Shared Office」獲得2015 TID Award 的潘龍總監,對於此次前來法鼓山寶雲寺參與見學,感受到滿滿的學習能量,非常推崇黃明威建築師就整體空間的簡約設計哲學,把減法思維落實得極為完美。寶雲寺簡約的外觀,置身於台中繁華熱鬧的七期建築群中,不但一點都不失色,素淨的造型外觀反而增高了公共建築物的識別性。從建築外觀本身去突顯現代禪院寺廟與都市環境間的關係,也讓人們內省思考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何種型態的生活。

潘龍表示寶雲寺建物的南北開口,巧妙地迎合接引兩種不同的方向而來的信眾,將建物本身轉換成為親近個別階層的橋接角色,這樣的禪意更是彰顯出法鼓山期待的建築「本來面目」。而室內空間的宗教圖騰或儀式性又相當收斂,不會有一般進入寺廟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地處美術館或展覽館的空間氛圍,從二階行願館斜坡步上三階大殿時,從狹窄引道的昏暗,到開闊空間的光亮感,彷彿來到充滿藝術氣息的光之殿堂。

潘龍也對黃明威建築師「三個三門」的設計概念也印象深刻,透過此次見學理解了哲學層次的禪意設計,讓自己在面對日後簡約空間設計案時,有更佳的表現手法。如何挑選對的素材、直接以素材的本質來營造寧靜氛圍,在內外空間的連結以及自然光影的引入上,黃明威建築師在寶雲寺這個設計案裡,用不同層次的框景做了最佳的例證詮釋。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重新發現並再定義建築的類型",是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在這個階段最關注的重點。如何在基地環境、業主需求、空間計畫、或基本構造等條件中,發掘到原本不被注意、不被表達的重要事實,以其作為創意發想的觸媒,而進行空間類型的改造,是我們發展設計策略的核心。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於2003年成立於台灣台中。專注於開發當代建築及設計領域的多樣性及可能性。設計作品多以融合都市條件及地景涵構形成的空間型態作為基本架構,藉以探並尋求新的空間內容組成方式。形式上並不拘泥於傳統對建築/景觀/室內等之分類方式,期望啟發參與者由空間經驗導向對自身社會美學環境之省思,進而開發建築及設計領域的多樣性及可能性。設計作品多以融合都市條件及地景涵構形成的基本空間型態為主,藉以探討並尋求新的空間內容及組成方式。主持人黃明威出生於西元1967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及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系。現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所。近作包括彰化縣立美術館、承億文旅桃城茶樣子、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嘉義市立美術館。

官網:http://www.studiobase.com.tw

地址: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52號12樓-3

電話: 04-2329-0913

 

博森設計

「博森設計」由熟悉各種工藝的設計總監潘龍主持,以崇尚簡約設計的哲學,回歸自然事物的本質,將簡約精工發揮到極致。近年來博森設計作品在家居或商業空間的作品都深受好評,以設計作品「Shared Office」,獲得2015年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工作空間類TID獎的肯定。博森設計的作品,總是能將空間內外的人文歷史與地景串連起來,並利用材質的既有紋理,為業主打造簡約卻不簡單的美學空間。

電話:02-2633-9586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金湖路348號1F

官網:博森設計

Facebook:博森設計 bosondesign簡約美學誌

 

【撰文:Chris Hsu/攝影:吳佳容 / 資料提供: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株式會社能作》高岡百年銅鑄造產業,轉守為攻的品牌創新戰略
模糊內外界線,營造自然溫潤的最適退休生活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