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林淵源》以築屋感染人的藝術家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林淵源》以築屋感染人的藝術家

導言:“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 ”(林語堂)心懷夢想不斷追尋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去感受達成理想後從心底升騰的自信和滿足。而所謂成功的本質,即是獲得預期的結果,只要預期的事情達成,就是成功。

本次主題選取的建築設計人士,在不同領域均有建樹,一路付出心力,收取不同的成功果實。而我們將回溯他們在開啟成功大門前的經歷,與讀文的各位分享這一路的追夢故事,也一同來探尋能夠沐浴勝利光明的奧秘。

林淵源的建築師事務所,只有2個人——他與助理。

不過從這間事務所出品的建築設計,包含集合住宅、獨棟住宅、臨時住宅等等,絕非市場上常見的重製品。熱愛繪畫藝術的林淵源,會在每一個基地裡,種下奇妙的發想種子,順應地形環境的設計灌溉,最終讓建築成長為一棟獨一無二、打動人心的住宅。

近期完成的“楓韻·石”,地處台北中正區的博愛特區中,建築基地3面皆是6米巷道,建築師需要應對相關法規,對建築進行退縮,同時又不影響基地開發密度。而林淵源把每一戶人家想像成漂浮在空中的樹屋,最終設計出一棟外形如同積木一般交錯堆疊的7層建築,而7戶人家在不同的朝向中,也將戶外風景收納成為各自的院子,在樹影浮動中組成綠光鄰里。







▲“楓韻·石”,外形如同積木一般交錯堆疊的7層建築。 7戶人家在不同的朝向中,也將戶外風景收納成為各自的院子,在樹影浮動中組成綠光鄰里。

寫詩、塗鴉、做動畫,多才多藝的林淵源,又是如何走上建築設計的道路?

▲林淵源的日常創作。

入絕地而後生

林淵源的大學,花費了他8年時光。

在中原大學攻讀土木系專業時,他認識了建築系專業的前輩,進而對這一專業的課程有所了解。出於對繪畫的興趣,林淵源選擇轉系。可惜在後來的設計課上,林淵源經常藉著發揮天份來躲開在學業上的用功,很快就被老師當掉功課。

▲在生活裡,林淵源可是隨時能夠迸發出藝術的靈感。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老師的理由:“你太不用功,只靠天份作設計。 ”常人都以為做設計必定要有天賦,其實沒有努力的專業學習,倚仗天賦的設計終究不會有紮實的基地可供長久發揮。所以隨後的1年裡,林淵源幾乎沒有離開圖書館,把自己浸泡在經典與大師的設計海洋中。這段時光被他描述成個人生涯中的“文藝復興”,快速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吸收設計精華,歷經大師熏陶,最終破繭而出的是建立全新的設計思維。

畢業之後,林淵源在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實踐了設計實務操作,而在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姚仁喜的自我高要求,更是激發了他努力挖掘個人潛能。在不同環境裡開拓視野,鍛煉了建築師的設計修養,最終在1998年創辦事務所時,業主們看到的,是一個理念成熟、設計高效率的林淵源。

▲“水邊森山林小屋”,獲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入圍

雖然比起其他建築師,林淵源用了更多時間孕育自己的成熟,不過交付這段年輕歲月,他還是收穫到一個道理:“人在逼入絕境時,才會知道自己可能做什麼。 ”當然最重要的是,不放棄、且努力。

藝術與住宅共舞

“我後來會想要獨立開業,是想要由自己來支配時間;也是想嘗試一下,從事務所脫離出來,由自己來執行的設計會是怎樣的。 ”

他面對的業主,常常是在地產市場中沉浮多年的建商,對住宅設計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見解。所以要讓他們接受全新的設計概念,林淵源將設計的關注投向建築所能為人提供的精神養分。他想顛覆台灣地產市場的“豪宅”觀,讓建築為入住的人提供童真的趣味,和生活裡的小幸福。

▲"T House",以“張開的雙臂”為造型的度假屋,建築在3個朝向都有開口,3個喇叭口呼應著基地條件裡的谷底與斜坡。

在林淵源的作品裡,有一間經常被媒體報導的"T House",建造地點位於台灣新竹的寶山水庫附近。而建築師以“張開的雙臂”形塑度假屋的造型,讓建築在3個朝向都有開口,3個喇叭口呼應著基地條件裡的谷底與斜坡。又在建築正面輔以圓弧凸出的玻璃量體,形成面對水塘的觀景窗口。

▲建築正面輔以圓弧凸出的玻璃量體,形成面對水塘的觀景窗口。

這樣的設計發起,是因為在綠意綿延的山谷中,人很自然生出擁抱山林的嚮往,而業主最終被林淵源所構想的美好設計所感染,讓這間"T House"得以用理所當然的姿態,毫不突兀地“生長”在當地,人與建築都在溫柔地與自然互動,卻不會喧賓奪主。

有溫度的設計

“看基地的時候,我不是建築師,而是一隻小狗。 ”

這樣說,是因為林淵源想要喚回身體的本能,透過感知來認識環境,為設計收集現場參數。他不想單純做一個嫻熟操練美學的人,只依靠理性引導設計,他更想透過與環境進行感性的共鳴,讓建築脫離人造物件的冰冷,可以賦予人溫度與幸福感。

▲別墅“在鷺上”的設計初衷,是建築師只想做出一個到處都可以看到樹、讓人參與的空間的想法。 從進入房子到坐下為止,沒有特定的動線,這裡讓人隨時都可以停留然後再移動移動的過程讓視線不停流轉於樹影與樹的倒影之間虛實之間讓空間與想像都無限延伸了

建築師奉行的設計真理是:“美好的設計靈感,可能不是來自設計名作,而是家後的巷弄。 ”他不把都市建築看做一條設計生產線,而是想要透過設計,為業主帶回童心,為社會帶來一看就懂的建築美,還有機會讓建築美學從精英的塔尖向民眾擴散。

▲鳥屋,由鐵件打造。林淵源特地任由其生鏽,讓鏽跡形成別有風味的紋理裝飾。

▲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辦公室

在只有師徒2人的事務所裡,林淵源在輕鬆的工作氛圍裡,探討建築包容現實與藝術的可能,打造城市巷弄間的美學。對建築師而言,比起建築的“物性”,他更關心隱藏在牆體中,卻可以感動人心的建築情感。


受訪人DATA

林淵源,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作品包含集合住宅,獨棟住宅,未完成住宅,未實現住宅,臨時性住宅等。

履歷: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

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部分榮譽與獲獎:

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入圍

【編輯:盧佳穎/攝影:陳婧/資料提​​供: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老品牌轉型的台灣吉野家新生活概念店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邱文傑》孕育建築師的晚熟